第(2/3)頁 在他的記憶中,他以前小時候很少主動來找父親,因為父親并不喜他。 “父皇。”佛惜朝走向他。 皇帝深嘆了一口氣。 “老九,是餓了嗎?” 佛惜朝搖頭,說要去大禮朝,自愿做質(zhì)子。 皇帝眉心一凜,這事都傳到后宮去了? 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他小小年紀(jì)是怎么知道質(zhì)子這個詞的?他知道是什么意思么? 他盯著佛惜朝的眼睛,覺得無奈。 他有十個兒子,最小的那個才三個月。 要送一個兒子去大禮朝,他其實沒想多久,就想到了佛惜朝的身上。 畢竟,他不是很喜這個兒子的性格。 看著與自己十分相像的眉眼,其蘭皇帝的心被刺了一下,這畢竟是自己的肉。 怎么可能一點都不疼呢。 “你知道去那里意味著什么么?” 大禮皇問。 見佛惜朝不語。 大禮皇又嘆氣。 不過總歸要送出去的,拖著避著也不是辦法。 于是他摸摸兒子的頭發(fā),少見的換上慈愛的神情對他,“就權(quán)當(dāng)去玩了,你的哥哥姐姐還有弟弟都沒有去過呢。” 待讓御廚給小家伙做了點好吃的,將佛惜朝送回去后,其蘭皇帝的臉沉了下來。 等他養(yǎng)精蓄銳,一定拿下大禮這個國家。 佛惜朝出行大禮朝已成必然。 他的母妃偷著抹眼淚,因是佛惜朝自己找去的,她也不好找皇帝去鬧。 她怎么問佛惜朝。 佛惜朝都說,多去別的地方玩玩也不是不好。 蘭妃嘆氣,周邊幾個小國也曾送過質(zhì)子過來,可是過的都不大好。 她的兒這一去,可怎么辦啊。 小安子給佛惜朝收拾行李。 佛惜朝自己也在裝小包。 他挑挑選選了好多大禮朝沒有的東西帶上。 覺得這個董樂安應(yīng)該會喜歡,那個董樂安應(yīng)該也會喜歡。 小安子在一旁顧自的愁,到底是年紀(jì)小,不知道此行兇險,還以為去玩呢。 佛惜朝上輩子遇刺,的確是大禮族人所為。 但卻不是大禮皇。 這事是大禮皇送來紅芝的那天說的。 那時候他并不信。 大禮皇離開的時候臉色灰白,沒走幾步就站住了腳,回頭看他。 那個與董樂安生的很像的男人道:他這一輩子留了兩個禍害在他的女兒身邊,一個是蘇綰玥,一個就是他佛惜朝。 他真該,在佛惜朝還在大禮朝的時候,就殺掉他。 佛惜朝幾乎是在最后死的時候才想明白,大禮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 蘇綰玥說,董樂安本該嫁給言寧的。 甚至言寧也說,她本該嫁給他的。 其實兩國開戰(zhàn),大禮皇只要用紅芝作為籌碼就可獲得生的機會,沒必要將董樂安送進(jìn)來。 之所以送進(jìn)來。 是為了董樂安。 但是佛惜朝還是沒能特別的清楚大禮皇的心思。 大禮皇年輕征戰(zhàn),是個鐵骨錚錚的將軍,反前朝建立大禮朝并不容易。 他一心想這個國家更好。 他最疼愛的就是董樂安這個女兒。 他早早的就為董樂安看好了,言寧是個可以托付終身的孩子,所以他讓言寧進(jìn)了宮,做了董樂安的陪讀。 那年,他攻打其蘭并不是心血來潮。 其蘭和大禮挨著,大禮邊境的百姓常受其蘭兵的叨擾。 他一氣之下,決定出戰(zhàn)其蘭。 那其蘭皇派人來好說歹說的想緩和關(guān)系,并且承諾,其蘭國絕不會再叨擾大禮邊境的百姓。 戰(zhàn)爭,意味著流血。 在大禮皇的心里,如若其蘭服軟,不開戰(zhàn)當(dāng)然是最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