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一-《調教大宋》
第(2/3)頁
當眾人日夜兼程來到涯州,除了一個空空如野的靈堂,什么都沒看到,只有一封遺書留給來人。
那是唐奕留給眾人的最后一段話語:
“兄弟們”
“我走了,正如我渾渾噩噩地來,現在又只能帶著遺憾,渾渾噩噩地走。”
“我走了”
“遺憾不能與諸君一一道別”
“遺憾不能親手完成先帝的遺愿,成就千年王朝。”
“遺憾此生只能做一個瘋子。”
“我走了”
“請讓我干干凈凈地走,正如我干干凈凈地來。”
“喪葬從簡,不奢厚財,但求一炬成灰,魂歸大海。”
“我走了”
“請不要悲傷,因為,那會是另一個開始。”
“一個沒有瘋子的大宋”
“一個不再裝瘋的唐奕。”
“我走了”
“奕之一生,多有辜負,諸君”
“多多包涵!”
“我走了”
“帶著想念與不舍”
“走了。”
——————————————
唐奕真的走了,走的決然,又依舊如從前的他——灑脫、豁達。
連最后一面都不肯與人,化作塵土,投向大海。
大宋君臣悲痛難明,趙曙輟朝三月,大病不起;文臣武將無不戴孝送別。
舉國之悲,不弱仁宗當年。
北遼皇帝耶律洪基得唐奕西去之訊,亦是仰天長嚎,悲至暈厥。
眼前不由浮現出十一年前,雪夜離別,說與唐奕的約定:
“待朕累了,也許會去你的涯州。到時,有酒無刀!”
如今十年奮進,北遼初定,與大宋明爭暗合,前路坦途,可是,唐瘋子卻已經不在了。
耶律洪基一下子失去了對手,也失去了朋友。
一月后,心灰意冷的耶律洪基傳位皇子耶律浚,孤身一人于北海乘舟南下。
在涯山,在唐子浩的墓碑前,耶律洪基打開一壇好酒,看著碑上:
“唐公子浩”的碑文
這位歷盡滄桑的契丹漢子終是落下了男兒之淚。
“王八犢子!!”
耶律洪基亦哭亦嚎:“把老子騙到個凍死野狼的破地方去給大宋做嫁衣,你倒好,你他娘的躺在這里躲清閑!”
“你給朕起來!!”
“起來!!”
耶律洪基咆哮著,回憶著,全然不覺,身后似有一個身影在默默地看著他。
————————
十年,轉眼瘋王西去已逾十年。
這十年間,耶律洪基老死涯山,就葬在唐奕的墓旁。
十年間,還是那句話,時間是無情的,它吞噬著記憶,吞噬著英雄的身姿,救宋救民的唐瘋子漸漸在世人心中模糊。
又十年,與唐奕同一時代的人物遲暮老矣。
除了在書中,在白發老人的記憶里,已經找不到關于唐瘋子的半點印記了,英雄的偉岸也隨之淡去。
再十年
少年不知愁滋味,生活在陽光下的大宋年輕一代,甚至不知道他們身邊的一磚一瓦,都是先輩們用血與生命鑄就而成。更不知道,今日之幸,每一分每一毫都烙印著那一代人的拼搏,烙印著一個叫“唐子浩”的名字。
唐奕,徹底作古!
五十年!!
唐公離世整整半個世紀之后,此時,舊臣老矣,新貴潮涌,什么慶歷名臣、嘉佑賢士皆不復存。
此時的大宋朝,已經在太平盛世之中安享了整整一個甲子。
在沒有唐奕的這一甲子之中,英宗趙曙在位四十一年。雖春秋正盛,卻從孝道,不愿超過父皇趙禎帝位四十有二之限,主動讓位太子趙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宁蒗|
临汾市|
营山县|
额济纳旗|
富蕴县|
柳江县|
阿坝|
苏尼特左旗|
临武县|
罗甸县|
突泉县|
芦山县|
青铜峡市|
舒城县|
阳山县|
新泰市|
龙游县|
阳东县|
鹤壁市|
应城市|
永城市|
松滋市|
高要市|
西充县|
缙云县|
呼玛县|
阿克|
台北市|
惠水县|
孟州市|
泽州县|
滕州市|
柯坪县|
应城市|
基隆市|
济南市|
甘肃省|
广饶县|
兰州市|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