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難啊-《調教大宋》
第(2/3)頁
“而至夏初,部落各治的政體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土地,對擴張,對權力的需求,隨著不斷的吞并、蠶食,自然而然,國朝的概念漸漸形成。”
唐奕在眾人面前來回踱步,“天子分封天下,把人分為:王候、公、大夫、卿、士、民。三六九等,階級而治。”
“一直到先秦之前,民就是民,士就是士。民者,生也,只管種地紡織,畜牧納糧。拿刀的是士,掌權的是大夫卿。主宰天下的,則是王侯。等級森嚴,莫敢逾越。”
抬眼看向眾人,“對吧?”
大伙兒一陣嫌棄,特么還用你給我們上課?
捏著鼻子答道:“對!!”
“嘿。”唐奕奸笑。“對就行。”
“那兩漢呢?”
這回唐奕干脆也不問是何治法了,直接自問自答。
“暴秦為何而亡?”
“就是這等級林森嚴惹的禍!!”
“陳吳二人就是苦于嚴苛利法,苦于沒有上升通道,才喊出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而兩漢之間,認識到了這一點,給了那些有識之士上升的通道。”
“雖王侯公卿依舊森嚴,卻一直在嘗試著放開空間,緩解各階層的矛盾。”
“從舉孝廉到九品中正,兩漢一直到滅朝都在努力。”
唐奕看著眾人,表情嚴肅起來。
“諸位都是飽讀史書的名儒,后面不用奕來說,你們也當知曉了吧?”
“兩晉南北朝,繼續沿襲嘗試,卻成就了世家門閥,加上異族踏馬中原的慘痛過往,使得軍制之法也成了嘗試的一部分!”
“所以,隋時開放科舉,給平民,也就是諸位這樣的有識之士以升遷之機。”
“盛唐一朝,從都護府到府兵制,再到藩鎮亂國......”
“這都是嘗試!!”
“而經唐末之亂,太祖痛定思痛,立下了募兵之法,番戍(換防)之策。”
“以文治武,君臣共治!!”
“.....”
眾人一陣愕然,唐奕這番話,直到現在才聽出一些新穎與不同,并非粗淺之言。
但是,一時之間,大伙兒還是弄不明白,唐奕到底要說什么。
卻是趙曙乖巧地聽的出神,忍不住發問:“姐....”
“哦...”自知場合不對,暗吐一下舌頭。
“唐愛卿,到底要說什么?”
唐奕答道:“奕想說...‘嘗試’二字!”
“華夏四千年過往,我們一直在嘗試,一直在試圖找到一個最適合當下,最有效率的方法治理這片土地!”
“可是,你們也看到了,時代在變,天下也在變!!”
“而方法,更是不停的在變。”
“一朝之政,今日是好,不一定什么時候它就成了禍根所在,墨守成規絕非善為。”
“況且,太祖立朝本就是大膽嘗試,縱雄韜偉略無出其右,但一人之力終有不歹。”
“百年滄桑,問題已經盡露無余,為何不能破而立新呢?”
“.....”
眾人低著頭,不說話了。
唐奕的話句句肺腑,也句句鑿心。
監軍制度確實問題很大,文人不懂軍事卻要指手劃腳,誰都知道這就是個....
是個笑話!!
但是,道理是這個道理,實情又是另一碼事兒。
壓著武人這是傳統,也是慣性,不然怎樣?像唐奕似的,把監軍置于武人之下?
特么文官們既丟不起這個人,又不放心啊!
......
唐奕看著眾人,心思通明,知道大伙兒想的是什么,盡量讓自己的語氣緩和下來。
“其實諸公并不用擔心,這個宣政使與將領平級,并不算在其之下。”
賈相爺聞言,緩緩搖頭,“不問兵事,不查戰務,那又談什么平級。”
看向唐奕,“這就是置于,武人之下!”
唐奕這解釋說不通。
只聞唐奕道:“兩碼事!”
“拿楊懷玉和王韶為例,各主一方,并無上下之分。”
賈相爺反駁,“兵者以戰為先,不主戰,何來不分上下?”
“呵...”唐奕笑了。“相爺到底是要掌控軍隊,還是要戰場上有話語權呢?”
“呃....”
老賈噎在那里,一時之間無言以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海原县|
万山特区|
浦江县|
安西县|
铜山县|
东辽县|
砚山县|
诸暨市|
永仁县|
屏南县|
咸阳市|
上栗县|
称多县|
利津县|
辉南县|
鱼台县|
油尖旺区|
都江堰市|
江源县|
扶绥县|
固原市|
盘山县|
信丰县|
墨玉县|
鄂托克前旗|
左贡县|
化隆|
偏关县|
页游|
东光县|
怀远县|
大新县|
平果县|
丘北县|
宁城县|
卢氏县|
永州市|
临清市|
张家港市|
新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