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局勢大好-《調教大宋》
第(1/3)頁
仁宗駕崩已足月余,今日事逢五七,百官入臨祭奠。
借此時機,新皇趙曙昭告下天:在三館之外,再設一宏林院,改觀瀾書院為觀瀾閣,領宏林院務。
......
對此多數高層官員是知道的,至于少數不知情的朝官開始還有疑惑,怎么無緣無故另設什么館閣?
可是,等知道這個觀瀾閣是干什么的,大伙兒都樂了。
其職能乃揀選蔭補、賦閑之屬官入閣進學,為期一年,擇優錄用,以效天朝。
好事兒啊,這絕對是那些蔭補官員的福音。說白了,就是鍍金唄。
而且,看看觀瀾閣的陣容,別說蔭補的了,正經八百的三甲進士都有沖動進觀瀾閣去洗白白。
首選,觀瀾閣院長是當今官家。且旨意中說的清楚,自此之后,觀瀾閣院長之職皆由天子兼任。
然后,昭文館大學士、同平章事、參知政事兼任副院長之任。
教諭,則是當代名儒、告老卸任之相公專職。
這等陣容,代表著只要進了觀瀾閣,那就是正經的天子門生,名臣馭下。
不說能學多少東西,單單這份親近,就足夠讓人眼紅了。
至于在觀瀾閣下設武學院的事情,雖然也有人提出質疑,但總體上還算順利。
......
質疑的,當然就是一些老學究,覺得把武人之學放在觀瀾閣這種文官為主的地方有傷大體。
可是,這樣的人終究不多,絕大多數文官還是明白是怎么回事兒的。
......
說白了,把武學院放在觀瀾,放在文人的眼皮低下,那才是最穩妥的決定呢!!
為什么瞧不起武人?不就是怕他們不受控制,給文人天下添麻煩嗎?
在眼皮子底下盯死了,這是最讓人放心的方法了。
而將門....
將門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招釜底抽薪,各家現在想的是,怎么在這二取其一的選拔之中多讓自家將校多拿多占,畢竟武學院的院長也是當今官家。
雖然副院長的陣容沒有觀瀾閣那么豪華,不過也有狄青這個樞密使掛職,獨臂閻王曹滿江也兼了兵部侍郎,規格也不低,是個鍍金的好去處。
......
呵呵,唐奕暗自發笑,你們就搶去吧,特么誰搶的多,誰死的快!!
......
——————————
官制和軍制兩改的第一步走的可謂是悄無聲息,正如當年唐奕所說,溫和改革,不斗爭。
不過,他沒想到,觀瀾這么一改,卻造就了一個“紅人”——曹滿江。
要問大宋現在誰的人緣最好,誰最受人追捧,不是唐奕,也不是同平章事范仲淹,更不是昭文館大學士賈子明,而是......
曹滿江。
觀瀾改制的消息一出,老曹立馬搖身一變,從四品的賦閑散將變成了二品要員,兼著兵部的職,領著武學院的奉。
門坎差點沒讓人踏平了!!
武學院副院長啊,以后武學院進來的將校都是他的門生,而且....
將門想多吃多占,第一個要打通的關節可不就是曹滿江嗎?
他就一句話,要誰不要誰,比唐瘋子還管用。
而文官呢,對老曹也很客氣。
與一般的武人不同,曹滿江那是觀瀾書院的元老級教諭,算起來,和文官的親近程度比武人還要近。
況且,曹滿江與歐陽修、孫復、范仲淹這些名儒重臣的關系一直非常好,他來當這個副院長,文官們還是很滿意的。
這幾日,不光賈相爺、文扒皮、范鎮、包拯,只要是朝堂上數得上數的相公,幾乎和老曹親近了個遍。
連范仲淹都特意把曹老江叫到城中,一再囑咐他要帶好兵,掌握好分寸,切不可縱容武院,為禍大宋。
對此,曹滿江自然應允。
“范公若不放心,可到武院新址一觀,自知我等決心!!”
“哦?”范仲淹一疑。“有何特別?”
曹滿江道:“大郎在武院門前親書門楹,就憑那一副門聯,我等也不敢有所滯怠。”
范老爺還真不知道唐奕出手了,而且在他的印象之中,他這個弟子已經很多年不碰什么詩詞對聯了。
“他寫了什么?”
曹滿江腰板一挺:
“升官發財,請走別路!”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嗯....”范仲淹砸吧著嘴。
雖是直白,但要氣勢有氣勢,要決心有決心,正適合武學院。
“不錯.....”
“沒退步....”
“有老夫當年的七分功力...”
“......”
正從外面走進范仲淹職房的唐奕聽得一翻白眼,范老爺又吹牛了。
“那是自然。”
......
明知道范老爺在吹牛,唐奕也得捧著,誰讓他是范老爺呢?
“師父的文才哪是弟子可比的。”
湊到范老爺身邊,“對吧,師父!”
“您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嘖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宁阳县|
锡林郭勒盟|
杭州市|
大兴区|
潞西市|
江门市|
分宜县|
西贡区|
双峰县|
武乡县|
三亚市|
藁城市|
即墨市|
镇坪县|
长岭县|
盘锦市|
东莞市|
麦盖提县|
龙泉市|
介休市|
安陆市|
六盘水市|
工布江达县|
崇明县|
舟山市|
孝感市|
永兴县|
徐闻县|
长宁县|
沙湾县|
石嘴山市|
合作市|
文山县|
南雄市|
太和县|
镶黄旗|
涞水县|
四平市|
南郑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