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木留克,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奴隸。 中世經(jīng)以來,繁盛的阿拉伯奴隸貿(mào)易把高加索、西北亞的非教徒大量販賣至阿拉伯世界,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fā)們挑選其中身體素質(zhì)最好的幼童送入軍事學校從小培養(yǎng),進而組成了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奴隸軍隊。 他們最初以阿拉伯王室禁衛(wèi)軍的形式存在,是最強大的騎兵和近戰(zhàn)兵種。后來更是完成從奴隸到統(tǒng)治者的逆襲,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馬木留克王朝。 從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長達三百年的時間里,馬木留克騎兵都是縱橫亞非,無可匹敵的存在! ...... 唐奕對馬木留克的記憶僅存于兩件事。 第一件,橫掃歐亞無堅不催的蒙古大軍慘敗于馬木留克騎兵之下,進而保住了阿拉伯世界最后的一個火種。 當然,這里面有蒙哥大汗突然去世,南下北非的蒙古大軍臨時抽調(diào)兵力回師的原因。 可是,艾因札魯特戰(zhàn)役時,正是如日中天的二萬五千蒙古鐵騎最后竟然被全殲,也足以說明馬木留克騎兵的彪悍了。 ...... 第二件,則是后世一部影視作品之中,有以馬木留克這種訓練模式為原型的無敵之師給唐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冰與火之歌》中的無垢者,就是龍媽在阿斯塔波拐來的太監(jiān)軍隊。 戰(zhàn)術精湛,沒有恐懼! ...... 不過,在唐奕的印象之中,馬木留克要在兩百年之后才登上歷史舞臺,怎么現(xiàn)在就有了? 好吧,其實是唐奕陷入了一個誤區(qū),他記憶中的馬木留克是已經(jīng)奪取埃及政權的馬木留克王朝。 事實上,馬木留克奴隸軍團由來已久,早在法蒂瑪王朝建立之初,埃及哈里發(fā)就有訓練奴隸幼童充當禁衛(wèi)軍的傳統(tǒng),被稱作古位姆衛(wèi)隊。 而且,古拉姆時期的馬木留克,遠比后來的馬木留克王朝時期強悍的多得多。 阿尤布王朝時,阿拉伯的統(tǒng)治者曾經(jīng)對馬木留克進行過改組,允許“自由民”加入這支禁衛(wèi)軍。 這雖然大大增加了馬木留克騎兵的數(shù)量,可是同時也拉低了原本奴隸軍的紀律性和戰(zhàn)斗力。 要知道,最初的馬木留克和無垢者分毫不差,全是閹割的幼童。從小學習戰(zhàn)爭技法,灌輸教義與忠君思想,沒有感情,沒有故鄉(xiāng),既不知道恐懼,又忠于君主。 是馬背上的重裝無垢者! ...... ———————— 等唐奕聽明白韋拉的解釋,看著面前的尸體怔怔發(fā)呆。 和著,現(xiàn)在的這個馬木留克,比我知道的那個,建立王朝、擊敗蒙古、橫掃亞非的馬木留克更牛叉...... 靠!!這下事情大條了。 埃及人派重裝騎兵到蘇伊士附近,又是見面就打,顯然并不友善。 不但唐奕想和平借道蘇伊士的計劃很可能難以實現(xiàn),而且大宋遠征軍還將面對馬木留克,這個當世最強的重騎兵集團! 果然,事態(tài)顯然開始向著唐奕不希望見到的方向發(fā)展。 第二天,儂繼思的哨騎再次在蘇伊士外圍發(fā)現(xiàn)了重騎兵的身影。 這一次,狼兵沒有正面迎敵,而是急撤回報,全軍戒備。 并不是狼兵怯戰(zhàn),而是實不可敵,畢竟三萬重騎不是一個哨營可以正面硬剛的。 “三萬!?” “這已經(jīng)是馬木留克禁衛(wèi)的所有兵力了。” 韋拉得知消息,立刻向唐奕諫言,“殿下,我們應該回到船上,原路返回,不可以正面硬敵啊!” 對此,楊文廣卻有不同意見。 “原路繞回倒還不至于。只要我軍退守海岸,身后有炮艦呼應,可誘敵深入,把戰(zhàn)場設于蘇伊士城及其海岸一線。” “一但他們敢進入大炮的射程,那就是我們的天下。” 儂繼思在旁則道:“何需多此一舉,咱們倍數(shù)于敵,只要結陣以待,不怕他的騎兵!” 唐奕只覺頭疼欲裂,讓他原路退回,再繞一遍非洲,顯然他是不甘心的。 可是,馬木留克騎兵擅長以守為攻,先利用精湛的弓射殺傷來敵,再行沖鋒。 讓他們主動攻入蘇伊士,進入大炮射程,也不太容易。 而如儂繼思所言...... 唐奕倒不是信不過涯州軍,他相信涯州軍的戰(zhàn)力絕對不輸這世上任何一支軍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