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38章 機會很大-《調教大宋》


    第(2/3)頁

    眾人就算也是觀瀾學生,也能得到這么多名師指點,但畢竟唐奕算是幾位師父的親傳弟子,跟他們還是有區別的。

    尹師父都說,唐奕現在的文章已經超過他了。

    “好,策論唐子浩勝了一籌?!?

    章衡繼續。

    “那經義呢?”

    蘇轍在一旁略一思索,“經義?”

    “這個還真說不好,得看他這兩年多臨陣磨槍背下來多少了?!?

    章衡道:“背下多少,只看這次旬考就知道了。這次的經義題不算太難,但也絕不簡單,唐子浩能拿甲等,說明已經熟記熟學。也就是說,只要不是太偏、太生的,絕不輸咱們半分。”

    章惇道:“那就夠用了。”

    經義,是最不容易分出高下,也最容易分出高下的一科。

    很多人覺得,經義只要肯花時間硬背,沒什么難的。這里在坐的,哪一個不比唐奕背經啃書的年頭長?

    可是,這么想你就錯了。

    正是這個硬背,才是最難的。因為,你根本背不過來,也不可能背全。

    ......

    國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這句話不是夸大,更不是形容國學精妙,是實實在在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別說唐奕這個現磨刀的二半調子,曾鞏這種學了十幾二十年的儒生,就算是歐陽修這種大儒,晏殊、范仲淹這種讀了一輩子書的老儒,也不敢說把儒家的學問“看”全了。

    注意,是“看全”,更別說背全。

    因為在古代,一個學儒的不是把孔孟的東西學全了,你就算出師了,他們學的是上千年文人智士積累下來的經驗、學問。

    除了儒家大經,還有數不清的注解、套注解、批解、論調。

    你不看全、背全,就沒法吸取前人經驗,總結出屬于自己的學問,進而用你的學問去為難后來人。

    正是這種一代學一代、解一代、傳一代的方式,讓儒學從最開始的孔圣,傳到孟圣,再傳到更多的圣人先賢。

    打個比方,《春秋》,孔子修訂的春秋時期魯國編國史。

    今人所說的《春秋》其實不是《春秋》原本,而是左丘明所箸的注解,也就是《左氏春秋》

    可是,給《春秋》寫過注解的,可不只一個左丘明......

    公羊高寫過《春秋公羊傳》,谷梁赤箸有《春秋谷梁傳》,還有《春秋鄒氏傳》、《春秋夾氏傳》等等幾十個版本。

    也就是說,你要把《春秋》吃透,必須把這些后人注解全學明白了。

    經義考的就是這個,它不會從《春秋》里截一句話,讓你答出處和注解,這不是簡單,而是白送分。

    實際考的時候,是從那些衍生的典籍之中找一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武市| 内黄县| 乡城县| 桃园县| 富锦市| 敦化市| 梓潼县| 资溪县| 阿城市| 乐安县| 兴文县| 玉门市| 郴州市| 汝州市| 临江市| 临汾市| 盐池县| 麻城市| 剑川县| 原平市| 宜城市| 民县| 新兴县| 龙岩市| 徐汇区| 三穗县| 敦化市| 邵武市| 永清县| 芜湖县| 兴和县| 玉林市| 邵阳县| 章丘市| 罗源县| 博湖县| 定边县| 康乐县| 京山县| 钟山县| 临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