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眼光夠高啊(求收藏)-《調教大宋》
第(2/3)頁
“使不得,使不得!”馬老三急忙道。“大郎心中有算就好,俺是粗人,說了也聽不明白。”
唐奕無奈地合上帳本。
“那就不說賬了,反正這半年賺了不少,會賬也只是順帶手,主要還是想和您老商量另一件事。”
“何事?”
“大哥已經二十有四,不能再拖下去了。我想,咱們一起商量商量,看看哪家姑娘待字閨中,趕緊給大哥說上一門親,也好了了您老心里一樁心事。”
馬大偉聞言,臉色一紅,微微低下了頭。
嘿.....馬老三苦笑一聲,“再等等吧!”
馬嬸則道:“大郎有這份心就好了,但想娶門親,沒個百八十貫的彩禮家資,想都不要想,誰家也不愿意把閨女送出去受苦。”
唐奕一笑,“咱可不是半年前的窘態,食鋪的生意這么好,給大哥娶門親的盈余還是有的。”
馬老三一愣,不確定地問道:“夠娶親?”
“綽綽有余!”
“那也不行。”
馬老三沉吟良久,方艱難地說道:“這鋪子是大郎將來的立身之本,小有盈余也得攢下來。來年大郎就滿十五了,也到了婚娶的年紀,不能為了大偉,耽誤了大郎的終身大事。”
唐奕心里暖暖的,暗道,自己得多幸運,攤上這么實誠的一家人。
“要不怎么說讓您聽聽賬呢,咱們可是掙了不少的。”
“掙了多少?”
“去掉這半年咱們四口人的用度,差不多有四百多貫銅錢,不到五百吧!”
“這么多?!”不光馬老三,馬嬸和馬大偉都被這個數兒給驚到了。
要知道,慶歷年間,物價十分平穩,宋錢那是相當值錢的。一石(120斤左右)精米不過四五百文,普通三口之家,每月用度不會超過兩貫錢。
一個中下等水平的農戶,全部家產加在一起也不過百貫,這其中還包括一頭耕牛,幾畝田地和房舍。
這么一個食鋪,半年的時間居然能有將近五百貫的結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生煎在鄧州只有咱們一家,售價較高。細算之下,每個生煎售價三文,兩文錢的純利。每鍋四十,一天平均五十鍋,再加上泡菜、涼拌的收入,一天的盈利就四貫多銀錢。半年下來,有七百多貫的收入,去掉用度和留一些不時之需,拿出五百貫給大哥娶房媳婦,還是沒問題的。”
唐奕把賬目細細地向馬老三道來,馬老三這才知道,這么個不起眼的小食鋪,居然能掙這么多。
以前,他還覺得唐奕花錢大手大腳,食鋪生意雖然不錯,但也頂不住這般揮霍,還想著怎么勸勸唐奕呢。
唐奕笑著道:“這回您老放心了吧?趕緊想想,哪家閨女還算上眼。”
“這么說來,倒是能給大傳說上一門親了,但也又不了那么多。”
唐奕不以為意,“娶就娶門好的,不怕花錢!”
古代可沒有什么自由戀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夫妻直到上了一張床,還沒見過對方長什么樣兒的比比皆是。
所以,衡量一門親的好壞,最直觀的反應到了彩禮的貴重與否上面。有錢娶個漂亮賢惠的,沒錢也只能尋個一般的將就。縱使宋朝女人還不像明清那般,淪為男人的附屬品,但在婚姻之事上,依就現實的很。
“城外西崗李順子家的二閨女如何?”既然定下來了眾人也不再扭捏,馬嬸已經開始把腦子里的待嫁小娘都過了一遍,立馬有了人選。
“哪個李順子?”
“就是時常供應咱們鮮菜的那個菜農李老漢,他家二閨女我見過,長像雖不出眾,但身板硬朗,一看就能生養,過門之后,也是一把好幫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林甸县|
响水县|
喀喇沁旗|
海阳市|
甘孜县|
岗巴县|
安顺市|
连州市|
化州市|
新乡市|
库伦旗|
安西县|
武定县|
江安县|
禹州市|
辛集市|
黑水县|
安泽县|
乐业县|
讷河市|
玉树县|
德清县|
江安县|
新乐市|
武宁县|
临漳县|
宿州市|
颍上县|
彝良县|
高邮市|
汶上县|
石柱|
靖安县|
遂昌县|
昌乐县|
襄樊市|
从江县|
安西县|
泾源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