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路途遙遠,許多強者趕來的時候錯過了時間。 因此,即便每天例行的講道沒有第一次那樣高深,諸多強者還是不肯放棄機會,借著給道觀上香之名,在觀眾停留旁聽。 “不愧是尹喜前輩!” 一位農家弟子忍不住感慨。 作為當代努力推進呼吸法的代表人物,尹喜對呼吸法的理解,可謂妙之毫巔。 墨家弟子也有人趕來,想要聽到第一手的講道資料。 當尹喜講了一段之后,那位墨家弟子已是微閉雙眼,似乎沉浸在某種感悟之中。 這種情形,當地人早已見怪不怪。 尹喜前輩的講道,向來是極為精深的。 一些平民百姓曾經見過一位老頭不遠萬里,就為了聽尹喜前輩一次講道。 并且,那位老者在聽講之后,直接立地悟道七日。 當時,眾人還以為他死了,都選好了風水寶地,剛要下葬之時,那位老者卻猛然睜開雙眼,目中有精光閃爍,看起來龍虎精神。 一時間,此事在當地傳為美談。 越來越多的人,都不惜風餐露宿,也要來聽尹喜真人講道。 此時。 一陣狂風吹過。 一位聽講的弟子,頭上的發絲突然間全部掉光。 此景令眾人一愣。 “既是佛門弟子,何故來聽道家之言?” 有人不解,這個小和尚竟然不惜用假發,也要混進來旁聽尹喜真人的講道。 沉思許久,他道出緣由。 “尹喜前輩的講道實在是精妙無雙,對我修行大有裨益。” 經此一事,尹喜的名聲更是響亮。 那條千丈白色巨蟒,再次出現在伯陽龍山觀附近。 他在這里聽完尹喜講道之后,就跑去和尹喜告別,道謝。 “我有預感,不日我將化龍。” “前輩可否為我推算,最近一次洪水,是何時?” 大白蟒蛇眼中盡是期待。 如果他們要化龍,就不能繼續居住在那些小河小湖之中了。 江河廟下,容不下他們化龍。 必須借助洪水漲潮的機會,從內陸一路向東,抑或著向南,進入汪洋大海,方才有機會化為龍。 借助洪水的時機,入海化龍,這被稱為‘走蛟’。 “十日后,此去西南百里,有一處水道,可助你走蛟。” 尹喜盯著天空,掐指一算,將自己的預測告知白色蟒蛇。 白色蟒蛇很是高興,連連道謝:“他日若化龍,在下必報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