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管是儒家、墨家、陰陽家、農家、縱橫家,都需要法門去延長壽命。 而天底下只有兩條正在探索的長生路。 一個是道家的‘呼吸法’。 另一個是佛家的法門。 但是佛家經卷,一直藏于寺廟,秘而不發。 道家的尹喜前輩卻不同,他所著的《文始經》,向來都是大大方方地向世人公布。 因此,諸多強者都密切關注著尹喜的動向。 一聽到有新的《文始經》卷集公布,他們就會提前許久動身。 許多江湖中人感嘆,文始真人尹喜,心胸廣達,其所著的《文始經》何其珍貴? 然而,他卻將文始經無償向世人公布。 可就是這樣一位心胸廣達的人物,卻偏偏對沒有出一位張良那樣優秀的弟子耿耿于懷。 也不知尹喜年輕的時候,是否和黃石公有什么過節。 “或許,尹喜前輩是有大智慧之人!” “這正是處世之妙啊!” 有人感嘆道。 在這個亂世,尹喜前輩在此著書立說,天下強者都需要他,這就意味著,天下強者都會暗中保護他。 “陰陽、平衡之道,尹喜前輩的掌控,真是精妙絕倫!” “只不過,這一次接受尹喜觀主傳度授箓的那位弟子,要黯然失色了。” 眾人不禁為期感到惋惜。 不論是何其優秀的弟子,眾人都不會把眼光放到你身上。 因為,《文始經》第六卷的光芒,將會如同一顆太陽一樣,無比耀眼。 即便是這些前來觀禮的大人物,在《文始經》第六卷的光芒前,也會黯然失色。 更何況一位剛剛苦功圓滿,接受傳道授箓的入門弟子? “眾弟子,入祖殿!” 隨著主持儀式的道士一聲高呼,眾弟子皆前往祖殿,祭拜道家亞祖老君、以及道祖。 這么多強者都在觀禮,眾弟子紛紛昂起頭顱,希望能被大人物賞識。 唯獨秦蘇,深深低下頭去,甚至故意弄亂幾根發絲,想要亂人眼。 焚香祭拜之后,眾人方才來到院后的法壇。 諸多大人物也是跟隨著到了一旁。 既然來了伯陽龍山觀,豈有不去觀禮的道理? 雖然對這次觀禮沒什么期待,但這個面子還是要給的。 “前幾次傳度授箓儀式,已經出過不少優秀的弟子,此次傳度授箓儀式,恐怕不會有前幾次弟子那般優秀的人物。” “想來正是如此,哪有每一批弟子都無比優秀的道理?” “上一個弟子出家修行之后,以道醫的身份,懸壺濟世,為伯陽龍山觀博得不少美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