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佛祖創立佛教以來,就因為佛學經卷之繁雜,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解讀。 也因此,五花八門的派別誕生了。 諸如‘歡喜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之類的異端。 也有很多人覺得僧人喜歡搞一些繁瑣章句,一堆般若波羅蜜之類的,令人頭昏腦漲。 “終究是不如道家簡潔、自然!” 有人看出這個弊端,提出批評。 但大部分僧眾卻不以為然。 少數僧眾有過些許動搖,但他們也無心、甚至是無力改變。 最終,各地皆衍生出了不少派系,舉行辯論,要駁倒對方。 達摩一葦渡江,傾心大乘佛法,創立禪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這是他立下的教義,想要一掃佛家章句繁瑣的毛病,講究一個見性成佛。 正因如此,頓時吸引了無數僧眾追隨。 許多人將達摩奉為祖師。 但也有人質疑,為何之前沒有聽過達摩的名聲,現在卻突然聲名鵲起? 沒人知曉,達摩祖師總是會在深夜,獨自一人坐在禪房里打坐。 而他面前,則會出現一個淡藍色的聊天框。 因為常常與林楓辯論,達摩祖師的佛學水平直線上升。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教義,亦是林楓幫助他提出來的。 因此,達摩祖師總是對這位未知的存在充滿敬意。 而此時,孔丘也創立了自己的學說,名為儒學。 雖難以為長生法,卻可稱帝王術。 各種禮制,在人間帝王中頗為受用,因此廣為流傳,受到帝王的大力推廣。 儒家更是借此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名揚天下。 然,卻無人知道,孔丘一人,時常在深夜對著空氣自言自語,時而皺眉,時而手舞足蹈,似是有所悟。只有他自己清楚,這是在借助一個藍色的虛幻方框,和一位偉大的未知存在論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就是這位存在提煉出來的。 更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隨著對長生法的追求,人們窮盡力量去追尋,去與人辯論,完善自己的法。 這意外促進了許多學說門派的誕生。 如法家,講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 如墨家,講究“兼愛非攻”。 再如陰陽家,開創五行學說。 亦或者如縱橫家,以‘合縱連橫’之策,橫掃諸國,鬼谷子之名,亦是響徹民間。 往后,還有呂不韋開創的雜家,以“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無不貫綜”為宗旨。 農家,重民重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