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盤踞衡山數百年的大門大派,衡山派可不僅僅在江湖上威名赫赫,在朝堂上自然也有著暗中扶持的代言人與勢力。 雖說朝庭一向忌憚江湖門派,但開國太祖能打下這偌大江山,也得多虧江湖勢力的幫助。 自是最清楚江湖人士的桀驁不馴與其強大的破壞力,對于江湖門派自是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只能又拉又打,徐徐圖之。 否則江湖一亂,武林高手紛紛造反。 今天殺個兩廣總督,明天殺個江浙巡撫,地方上焉能有不亂之理。 這也是朝堂為何暗中吩咐少林武當這兩大門派,緊盯江湖變化,同時將情況維持在一種詭異平衡中的主要原因。 基于這種情況下,衡山派只需要稍微向朝廷示好,想要搞來一份圣旨,自然也不算是什么難事。 只不過,讓莫大先生沒想到的是,此次前來頒旨的官員,竟然會是錦衣衛的人。 而且還是錦衣衛中一向主張激進的錦衣衛百戶,這些年抓了不少江湖人士,這才讓劉正風與莫大有些苦惱。 生怕對方一言不合,徹底攪和了這出好戲。 幸好,對方顯然有所忌憚,再加上林平之的反應及時,這才沒讓事態超出控制的范圍。 見場面已經控制住,劉正風走到廳中,抱拳團團一揖。 江湖群雄皆都站起還禮。 只聽劉正風朗聲說道:“諸位前輩英雄,諸位好朋友,諸位年輕朋友,各位遠道光臨,實在是給劉某臉上貼金,感激不盡。” 大家自然不會把這客套話當真,都在等著劉正風接下來的正題。 本以為會直入正題,孰料劉正風竟然話鋒一轉。 直接拉過一旁滿臉喜色的大兒子,沖著在座眾人朗聲說道:“方才諸位也都看到了,劉某大兒既已受朝廷恩典,當了官員,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江湖上,行事自是義字當頭,但國事卻須奉公守法來報君恩。” 眾人一聽,皆是一愣。 這怎么感覺好像有些不對啊? 再一聽。 “今日,便請在座諸位做個見證,如今我兒身居官職,不日即將上任,不再是江湖中人,江湖中的恩恩怨怨,從今日起,也與他無關!” 嘩! 眾人一片嘩然。 不是說劉正風金盆洗手嗎?怎么今日竟成了他兒子的升官大典? 再者說,劉正風的大兒子又算不上江湖知名青年才俊,比起向大年和米為義都要差得遠了,若不是因為他有個叫劉正風的好爹,哪有人會鳥他? 況且,這廝自接受完朝廷封賞后,便一直笑得合不攏嘴。 怎么看也是個貪戀權勢之輩! 這樣的小角色,在場群雄哪會看得上眼,權當沒聽見,任由劉正風隨意分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