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目光落到盧秋雨身上,楚天耀帶著幾分意味深長的語氣道:“記住,我們只是個商人,不是圣人,有時候不要對自己的名聲太過在意。” 不管是之前的壟斷,還是所謂的不正當競爭,利用假冒明星欺騙消費者。 這些所謂的輿論都沒有得到官方證實,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些東西不過只是茶余飯后的談資,星耀啤酒一向以產品質量取勝,消費者只要比對過,幾乎都不難做出選擇。 這也是楚天耀一向強調的產品核心競爭力。 雖然官司纏身,各種負面報道不斷,但幾天后一則勁爆消息,還是登上了川省商報。 單月銷量一萬七千噸,銷售額突破四千七百六十萬,實現利潤接近一千五百萬元,在啤酒市場旺季到來的一個月,星耀啤酒率先從一眾啤酒企業當中脫穎而出。 這則報道出現在頭版頭條,自然也是楚天耀花錢買的,但報道中的內容卻是真實的。 當星耀酒業的七月份銷售數據對外公開時,幾乎驚呆了所有的同行。 光是這份銷售數據,便已經讓不知道多少人紅了眼,同樣,也讓不少人徹底死了心。 他們不斷的起訴星耀酒業,甚至不惜利用各種手段搞臭星耀酒業的名聲,可偏偏對方的產品就是高于市場水平,這才讓星耀酒業取得了一個開門紅。 當然,用楚天耀的話來說,不是自己太能干,全靠同行襯托罷了。 原料短缺,幾乎讓七成以上的啤酒廠縮減了產量,快消品行業,產量不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喪失市場影響力。 星耀酒業一路做大,如同滾雪球一般,非但是川省,如今在云貴和鄂湘四省都建立了數十家辦事處,龐大的銷售網絡覆蓋各地渠道終端。 最讓楚天耀值得高興的也是這一點,他們繞開了經銷商,有了直接打入渠道終端的硬實力。 眼下,星耀啤酒在市場上的表現幾乎是供不應求。 于是乎,楚天耀又將心思打到了擴建廠房上面。 就算不夠錢買,但哪怕是租用也行,星耀酒業需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產能升級。 另一邊。 星耀酒業大放異彩,王仲達也趁勢跟著喝湯,星耀啤酒自然是供不應求了,那多出來的市場需求,青啤自然是第一時間填補。 而隨著青島啤酒在西南地區,尤其是川省的迅速崛起,也讓郭一鳴和黃民貴感覺到了危機。 相比之下,星耀酒業雖然名頭正盛,但卻擁有著一個無法避免的短板,那就是產能問題。 所以他們壓根不擔心星耀酒業的崛起,會在短時間內影響到他們的地位。 可青啤卻是不同,一旦給了王仲達機會,以青啤剛剛上市手握重資的架勢,這要是真的入主西南市場,對這兩家的威脅自然不言而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