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月中旬。 川省,蓉城。 臨近六月,氣溫逐漸升高,隨之一起攀升的還有西南地區(qū)的啤酒市場。 各家的啤酒銷量開始提升了。 瞅準機會,那些備貨充足的經銷商們,也在不斷出貨。 而另一邊,非但啤酒銷量提升,面對各家?guī)缀踅档奖c的預付款比例,幾乎是讓不少中小型經銷商也變得毫無壓力,瘋狂的開啟了囤貨模式。 百分之二十的預付款比例,讓所有啤酒廠出產的啤酒,幾乎剛一出廠便徑直被送上了貨車。 不明所以的工人們以為今年市場行情大好,眾人干勁十足,哪怕是一些二三線啤酒廠里,也在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的開工。 只是,產量雖然在不斷提高,但各大廠家卻是發(fā)現,自家腰包卻是越來越癟。 這種情況,在三線啤酒廠中最為普遍,不過只有一兩百號工人的啤酒小廠,然而老板竟然是連工人工資都快發(fā)不起了。 廠里工人干的熱火朝天,每天拉貨的車進進出出,可偏偏一問財務,進賬的錢竟然只有百分之二十。 百分之二十,一旦扣除工人工資和各項生產成本,廠家甚至連根毛都賺不到。 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老板都會選擇拖延工資發(fā)放日期,而面對工人的借口都一樣,那就是等待經銷商回款。 只可惜,啤酒行情雖然一片大好,經銷商賺到手的錢比往年更多,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面對如此百年難逢一次的機會時,幾乎九成九的經銷商都會選擇滾雪球模式。 利用到手的錢再進行大量進貨,生怕自己動作慢了跟不上那些大型經銷商的進度,甚至有不少中小型經銷商更是不惜借貸進貨。 而他們的目標,就是瞅準今年的啤酒旺季。 一般來說,只要進入到六月,便是一年中啤酒銷售最旺盛的三個月,這三個月的啤酒銷量可是遠高于前面兩個月。 特別是在快消品行業(yè),有時候三兩個月的旺季,就意味著一整年的銷量大頭,這些經銷商又怎么會甘愿放過這樣的機會。 蓉城,省政廳辦公大樓。 張同偉看著面前的楚天耀,表情凝重。 “你知不知道,已經有人提議調查星耀酒業(yè)的財務狀況了,你們現在負債高達兩千萬,資水市還有一筆收購款沒有按時支付,如果對方提起訴訟,將會對星耀酒業(yè)造成多大的影響?” 畢竟是入選省上扶持名單的企業(yè),張同偉自然不想看到星耀酒業(yè)宣布破產。 “張書記,你應該清楚,負債兩千萬對我們來說根本不算什么,眼下啤酒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到時候我們單月利潤至少都在千萬以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