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握住李師師的手,稍微象征一下合作達成,西門慶就立刻放開了。 面色微紅,心跳有些加速的李師師,便再次對著西門慶說道:“西門官人給到了師師如此大的好處,師師無以為報,只擅長一些小曲,就讓師師為西門官人獻上一曲如何?” “那自然是最好了,聽聞師師姑娘曲驚天人,如若西門慶有幸一觀,倒是一場幸事!” 西門慶開口附和著說道。 雖然李師師一直以來,聽到過各種各樣的夸贊,對于夸贊早應該有很強大的免疫性了。 但是如今的西門慶一聲夸贊,居然讓李師師心中生喜,并且甚至有些緊張,生怕表演不好。 這是李師師從未有過的奇怪感覺。 “那么小女子就獻丑了!” 說著李師師就去過了一個琵琶,開始輕撫琴弦。 李師師演奏的,便是赫赫有名的《霓裳羽衣舞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古長篇。 這首長詩敘述了詩人幾十年間的滄桑變化,內容極其豐富,藝術價值很高。 優美的文辭,精妙的比喻,貼切的用典,使這首長詩成為價值很高的優秀之作。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宮廷樂曲。 出自印度,原名《婆羅門曲》,開元中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呈宮廷。 經唐玄宗李隆基加工潤色,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改名為《霓裳羽衣曲》。 玄宗寵妃楊玉環就以善舞《霓裳羽衣舞》聞名于世。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間俗衣服。 …… 一落人間八九年,耳冷不曾聞此曲。 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唯聞杜鵑哭。 移領錢塘第二年,始有心情問絲竹。 玲瓏箜篌謝好箏,陳寵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纖纖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 我愛霓裳君合知,發于歌詠形于詩。 君不見我歌云“驚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見我詩云“曲愛霓裳未拍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