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局混亂,年華匆匆,不知不覺又溜走了半月光陰。 如同預(yù)料般的,京城亂了起來。 大街小巷中,客棧驛館內(nèi)明顯的多了很多人。 每日官道上都有大量的人員入京,數(shù)量是往日的十幾倍。 中元節(jié)至,大大小小府衙都要派出代表來京述職,而稍微近一點的地方更是要一把手親自到場,參加祭祖活動。 一時間,京城的街道上多了很多的捕快,有六扇門的,有本地官服的,有錦衣衛(wèi)的,甚至還有東西兩廠的幡子。 一條繁榮點的街道,每天至少有十幾隊分屬不同機構(gòu)的巡邏人員走過。 尤其是最近幾日,大街小巷除了多出來的官差,更多了一群江湖人士。 這里面有走鏢的,有幫派的,有正派高徒,也有魔教惡人。 各種不同勢力的江湖人士齊聚京師,免不了的聚集一群有仇有怨的。 忍得住的就相安無事,忍不住的就官府出手。 局勢越發(fā)的緊繃,但是小商小販卻樂得于此。 人流量成倍數(shù)的增長,他們都能小賺一筆。 最難得是,平日要交給官差的那份月供,此時也都不了了之。 時局太緊繃了,太多的勢力在關(guān)注,太多雙眼睛在盯著,這種情況下,發(fā)生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會被無限的放大,沒人敢在這種時候撈油水。 與此同時,執(zhí)法部門人多了,那地痞流氓就不敢出來了,白吃白喝的人少了,就連平日里都要交的保護費,最近都無人敢收。 前幾日有幾個腦子不靈光的潑皮頂風(fēng)作案,直接被巡街的錦衣衛(wèi)當(dāng)場宰了。 都沒審訊,直接就宰。 特殊時期,朝廷超負荷運作,不管是牢房還是人手都顯得有些不夠,對于這種沒有武功的街邊混混,各大機構(gòu)似乎是在某些方面達成了共識。 直接宰了,節(jié)省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源。 如期情景,京師也只是表面平穩(wěn),任誰知道其中的兇險。 時機一到,必定如清水入烈油一般炸開。 不過有人緊張,就又有人開心。 梅晉自東廠回來以后,小日子是越過越舒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