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章 那不肯屈服的民族之魂-《瀚海唐兒歸》


    第(1/3)頁

    慢慢的,神像前,人越集越多,廟宇中負責灑掃的婦人,陰鷂子,幾個看張超神色復雜的周瞎虎麾下青壯,剛才跑來跑去的孩童。

    包括曹三娘子都在善娘的攙扶下過來了,在老忠翁自豪的話語中,已經有人跪在張義潮神像前低聲啜泣。

    其實這些人,包括周瞎虎都曾經是張承奉麾下的舊部和支持者,曹氏代張之后,他們的日子艱難可想而知,不然也不會被這老忠翁的傻批計劃說動,因為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可嘆啊!以昔日張氏歸義軍之強大而觀今日這衰敗,沒人能忍住眼里的淚水。

    其實不但是強大的歸義軍,那個讓萬千漢兒自豪的大唐,那個魂牽夢繞的長安,都已經沒了。

    曾經一漢抵十胡,到了現在,西北已經只有瓜沙二地了,而且還在不斷被回鶻人滲透。

    張超肅立在張義潮的神像面前,內心也是心潮澎湃,不了解河西走廊漢人在安史之亂后的悲苦,就不能理解他們現在的啜泣。

    史載,吐蕃在占領河西走廊后,廢棄了唐朝的行政體制,代之以部落制,同時,強力推行蕃化政策,讓河西漢兒改易穿著、學說蕃語、赭面紋身。

    這些失陷在河西的大唐軍民,不但成為了亡國奴,甚至連身為漢人的習俗和習慣都不能保留,在事實上成為吐蕃貴族的奴隸。

    他們只能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也就是逢年過節才敢悄悄的把珍藏的漢家服飾拿出來船上,痛哭祭祀后,而又不得不將衣服藏起來,因為被吐蕃人知道的話,就會有性命之憂。

    大量的河西漢人,就是靠著這么一點點的時間,艱難維持住了自己身為漢人的心理歸宿。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唐使劉元鼎赴拉薩參與長慶會盟。在途經龍支城(青海民和縣北古城)時,數千老人望唐旗而哭拜。泣問天子安否。

    “頃從軍沒于此,今子孫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來?”

    此時距離河西走廊淪陷,已經過去了五十七年整,當年那些生于大唐長于大唐的人幾乎都快去世了。

    但河西之地的人民,還認識大唐的旗幟,還記得他們的故國,還奢望著長安的天子什么時候收復河西,拯救他們于水火。

    然而,他們沒等到朝廷的兵,反倒是在二十七年后,出身沙洲名門的張義潮,在四十九歲的‘高齡’率眾人起義,光復了瓜沙甘肅涼等州在內的河西走廊。

    可惜好景不長,時過境遷,河西的漢兒又到了最后的關頭,如今的他們僅有瓜沙之地,別說再次恢復河西,就連自保都不足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京山县| 嘉峪关市| 时尚| 驻马店市| 巨野县| 大连市| 兴文县| 任丘市| 崇阳县| 治多县| 广德县| 汉沽区| 叙永县| 巍山| 屏南县| 南平市| 田林县| 米脂县| 大连市| 阜平县| 磴口县| 科尔| 大庆市| 林甸县| 肃南| 安多县| 北川| 巴彦淖尔市| 乡城县| 礼泉县| 冕宁县| 米林县| 马尔康县| 舒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芦溪县| 东乡| 临高县| 舞阳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