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本來在正常情況下,李達康并不喜歡當幫閑的,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因為這是為國家做事,是為國家當幫閑,李達康覺得還是要認真對待一下。 尤其是在今天見面的時候,李達康也掃了一眼清單,那是這次咱們中方希望引進技術的清單,李達康就覺得更加責無旁貸了。 有很多好技術??! 有些是目前咱們國家急需的,甚至還有幾項,哪怕是到了后世以后,依然還屬于“掐脖子”技術。 而在多大20多項技術當中,有兩項技術還是讓李達康特別留意。 一項是碳纖維,另一項則是等離子顯示技術。 說到碳纖維技術,其實rb研究得很早,在60年代就已經起步,到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然而在咱們國家,李達康記得好像是要到04年還是05年,才第一次真正實現量產,以前只算是實驗室研究階段。 而這個等離子顯示技術,其實就有點好笑。 其實真要說起來,等離子原本是一種比液晶更先進的顯示技術,(用過等離子的都知道,其實等離子顯示真沒有液晶那樣傷眼睛) 然而到了后世以后,大家為什么只聽液晶而不見等離子呢? 這是因為手握核心技術的松下等日企,原本有希望做大這一產業。 然而,貪心的松下,想獨吞蛋糕,拒絕向其他企業開放技術,而其出售的等離子面板,一度占到整個等離子電視成本的70%以上。 于是整個產業鏈,最終紛紛用腳投票,紛紛轉投液晶陣營。 而等離子的故事,和rb氫能源產業鏈的情況非常相似,兩者幾乎是如出一轍。 “……行吧,到時候就用這兩個例子,給那個小川教授上一課,希望能對國家有所幫助…….” 離開京城長安街,李達康心里是這樣想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