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這個,應該是開發商最關心的。 而這個項目的開發商是誰?那當然就是這次發來邀標函的甲方爸爸,因此這部分內容,很可能,會成為本次國際競標決勝的關鍵。 于是交通工程學院的領導當時就來勁了。 嗯,這就像部隊打仗,一開始覺得自己只是預備役的輔助兵種,這當然就提不起太大的勁。 可現在突然變成主力部隊之一。 并且可能是決定最終勝負的關鍵主力部隊,那當然就是斗志滿滿興致濃濃,因此就在當天晚上,交通工程學院的領導就親自跑到建筑學院,找到園林景觀專業的負責人。 雙方經過商議后,覺得這次可以精誠合作,爭取設計出一條“太平山最美山道”,不,最好是全香江最美山道,并以這個作為本次設計的最大亮點和核心競爭力。 內部競標結束以后,學校很快就行動起來,不到兩天時間,整個設計團隊就已經完成搭建。 尤校長依然擔任“領導小組”的組長,建筑學院的楊教授則被聘為總設計師,而除此之外,相關專業的負責人也在兩天時間內敲定,幾乎都是各種專業的精兵強將,代表了現如今東大的最好水平。 而在整個團隊中,有兩個人顯得比較突兀,其中一個自然是曾白月光,另外一個,則是李達康的宿友小五項聰。 本來以曾茹老師的能力和資歷,她是不太可能進入這個團隊的,但考慮到她提出了一條“建設性意見”,并且后面還表現出“高風亮節”,因此學校論功行賞,直接把她抽調到領導小組。 嗯,主要是跑跑腿打打雜,負責各專業小組的聯絡工作。 至于項聰,由于他是第一個向建筑學院匯報此事的學生,因此他很光榮的成為建筑小組一名科研民工。 盡管如此,小五已經很感謝李達康了。 因為在大學階段有了這份履歷,這對他進行了的找工作大有幫助。 李達康本人卻沒太過放在心上。 因為在前世的時候,人小五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后進了本市規劃設計院的,因此這事只是一個順水人情而已,最多能讓他在找工作時候輕松點。 至于李達康本人,在這次內部招標時候就沒有多大存在感了。 因為他相信自己學校的實力! 他相信只要找到正確的思路,那么東大幾大王牌專業聯手,綜合實力不僅在國內數一數二,放在全世界范圍其實也是排名靠前。 世界知名建筑事務所又如何? 在現如今的1997年,如果是其他高科技領域,那李達康當然不敢狂妄,他知道咱們國家和世界頂尖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 但是在建筑和土木這一塊,尤其是建筑理念部分-------這已經屬于藝術范疇了,以咱們國家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嗯,咱們也不吹牛說領先別人多少多少,但從來就不遜色別人半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