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謂,世事通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通明,即是通曉明理;師道通明,就是對于為師之道的通曉明理,大徹大悟,讓人真正明白何為師者。 陸言塞進口中,嚼著這枚丹藥,越嚼頭腦越清明,逐漸升起一股感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古人有云,達者為先,師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陸言感覺自己仿佛已經可以開壇講課、受教傳道了。 ...... 第二天一早,陸言去了金銀胡同,找到了掌眼老七。 “陸先生,好久不見了,您可是又要出手了?” 掌眼七爺這里的“出手”,陸言以為是入手古董,實際真就是字面意思。 自從當初陸言靠手摸來鑒寶,又一口說中行價的事漸漸傳開,就有了“神仙手,黃金嘴”的傳說。 尤其是當事人,掌眼七爺,也不給人當掌眼了,整天在金銀胡同晃悠,閉著眼,就硬摸,給人家做舊的木器都摸掉漆好幾件,但始終沒能摸出名堂來。 這不,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陸先生給盼來了,必須得求他教一教這手摸鑒寶之法的要領。 “陸先生,您那“摸寶”之法,究竟是怎么回事?” 兩人在金銀胡同里面晃悠著,七爺斗膽問了句。 陸言也沒轍,朝奉之手是碑林圖的獎勵,教倒是可以教,問題是憑啥教,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吃飯的技能必然不會亂傳。 昨晚他也理解了師道通明,可以把自己的本事傳給別人,前提是文廟里的文氣得達標,越高級的法術技能,傳承所需要的文氣越多。 像是朝奉之手這種精品級別的技法,陸言現在的水平,想傳都傳不了。 不過凡品的技法卻是可以傳,他專門找上掌眼七爺,就是要對方給自己長久做些事,自然得給些甜頭。 “摸寶的法,我不能教給你也無法教給你,但是你不是掌眼嗎,我可以教你提高眼見,少看走眼幾次!” 這是陸言前陣子,給一位珠寶商刻碑,得到一本凡品獎勵,鑒寶大全,里面的鑒寶知識堪稱海量。 聽了這話,七爺也能理解,這多半是獨門的秘法,行家中的行家法,人家斷然不可輕傳,不過能學到別的,那也是好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