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玉人吹簫罷了。” 朱閑漫不經心的飲下一口酒,瞇著眼道:“每年快到中秋這會,揚州府明月樓都會派一名‘玉人’,在這二十四橋上面吹簫奏樂,算是瘦西湖中秋節的一大勝景。” 他介紹,瘦西湖中間那座橋,因為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個橋洞,左右臺階和橋柱也為二十四之數,故而得名二十四橋。 傳聞當年秦少游中秋醉游西湖,就是聞聽到了明月樓玉人的簫聲,這才寫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千古名句。 陸言細聽著簫聲,就著醉意,竟有些飄飄欲仙之感,有些使人心馳神往。 這簫聲輕緩柔和,又清脆,仿佛清冷月華灑在身上,舒坦。 “可別被帶進去了!” 朱閑一聲輕叱,把陸言徹底弄得清醒過來,醉意也去了大半。 “明月樓的簫聲,太過于深入人心,以至于不能細聽,更不能入迷。” 朱閑解釋著,但凡是略微懂點音樂的人,就容易被玉人的簫聲帶進去。 聽到對方這么一番告誡,陸言也點頭,完全驅散醉意之后,暗暗催動釣魚養心之法,穩住心神,再去聽那簫聲。 只見隨著簫聲的吹奏,一縷縷只有陸言才能看到的淡粉色氣息也在不斷被他攫取。 這是屬于文道之中,琴道,也是音樂一道的文氣。 陸言也是在聽曲的過程中,無意間攫取到了這簫聲中的文氣。 他有清風正氣訣,能夠攫取文氣不假,但這還是第一回,攫取到了文道中琴道的文氣。 也足見,這明月樓的玉人,確實是有真本事的,多半也是能納氣養氣之人。 簫聲一直持續到子時才結束,陸言也增加了約三升文氣。 游人散去,陸言和朱閑也告別,徒留亭子里一地狼藉。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