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嚴格處理-《大明最狠總兵》
第(1/3)頁
某天早上,鴨綠江北岸,這里聚集了一些的船只,由一名甲喇章京率領一千五百清兵坐船渡河。
對于這一切,對岸的朝鮮軍守軍看在眼里。
但是,他們作為藩屬國軍人,不敢阻止宗主國的兵馬前來。
渡河后,甲喇章京來找到朝鮮軍的軍官,說還有朝廷軍隊要渡河。
那軍官豈敢說不,他所能做的,就是派人趕去平壤,向君主稟報情況。
不久后,對岸數以萬計的清軍出現了。
朝鮮守軍驚訝了,怎么清軍來這么多人?
他們不敢反抗,就算是反抗,也打不贏已渡河的一千五百清兵,反而是自尋死路。
越來越多的清軍渡河來到鴨綠江南岸,步卒和騎兵各站一半。
其中有個人,身穿不一樣的盔甲,隨從舉著的其中有三個大字。
朝鮮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漢文是官方文字,許多人懂漢文,旗幟上是“英親王”三個大字。
大清的王爺怎么來了?朝鮮軍官兵們疑惑不解。
他們都清楚記得,在八年前,皇太極將國號由“金”改為“清”大清君主由“大汗”上升為皇帝,皇太極做了皇帝后不久,就親自帶兵入侵朝鮮,這成為了朝鮮君臣和百姓們的噩夢。
朝鮮原本奉大明為宗主國,因為打不過清軍,被迫改為奉大清為宗主國,這并非他們所愿。
但是,連大明都打不過大清,朝鮮更敵不過大清,朝鮮王李倧不得不低頭,答應皇太極的一切要求。
阿濟格和寧完我一起上岸,阿濟格對隨從道:“把李倧在這最大的官叫過來!”
很快,軍職最大的軍官來到阿濟格面前,恭恭敬敬,自報姓名和軍職。
他名叫金吉顯,屬于高層軍官,在鴨綠江邊駐扎有兩萬軍隊,分布在南岸多處地方,這里只是其中一個渡口,有朝鮮軍兵力四千人。
最為宗主國最重要的王爺之一,阿濟格擺出一副傲居之色,大聲道:“大清國的英親王,前去平壤找李倧有要事商議,你給本王帶路。”
聽到這么說,金吉顯驚駭了,帶這么多軍隊去都城干什么?
見對方反應,阿濟格臉色微變,重重道:“怎么,是不是不愿意?”
金吉顯恭敬道:“大清王爺有命,豈敢不從。只是,小的還得派人通知大王,好讓大王做好準備,迎接王爺到來。”
阿濟格才不怕李倧有準備,要是面對姜瓖的軍隊,或許還有些忌憚,對于李倧的軍隊,他才不放在眼里,涼李倧也不敢反抗,就算敢反抗,只不過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他說道:“明日一早,給本王帶路去平壤。”
金吉顯連忙稱是。
當天,清軍五萬兵馬全部渡河,在南岸就地休息。
從鴨綠江到平壤,距離四百余里,金吉顯派出快馬趕往平壤,當天傍晚趕到,朝鮮王李倧得知阿濟格帶數萬兵馬而來,著實被嚇了一跳。
有要事商量,需要帶這么多人來都城嗎?大清意欲何為?
朝鮮雖然公家文書使用清朝年號,但這是心不甘、情不愿,在特定場合(如祭祀、墓碑及與明朝相關場合)卻在使用“崇禎后紀元”。
此時,李倧心想,莫非是被清賊發現了,帶兵來興師問罪?
想到這里,李倧覺得事態嚴重,一定要好好安撫滿清的人。
他緊急把平壤的臣子們召來,得知消息后,臣子們亦驚呆了,大家都覺得,要是清賊怪罪,一定要認錯,討好阿濟格。
李倧決定,在阿濟格抵達平壤后,出城迎接。
第二天一早,阿濟格出發,向平壤挺進,他派出一批騎兵作為先鋒趕在前面,防止李倧耍花招。
————————
房山縣,琉璃河某段,琉璃渠已經動工,水工、民夫們忙碌起來,熱火朝天建設著。
因為工錢給的足夠高,這時期許多人吃不飽飯,很快就招募了足夠的民夫。
根據姜瓖規定,民夫月俸一兩銀子,必須像京營發軍餉那般,直接發放到每個民夫手上。
在琉璃河河岸上,有琉璃渠水利工程的總指揮部,在其中一個區域,有水工、民夫們的住宿區,有宿舍、食堂、倉庫、廁所等等。
這里不僅有衙役值班,京營官兵還有一個連的人,在這里維持治安。
上午,分別有菜販、屠夫把菜和豬肉運送到總指揮部,工部的人現場接收,戶部和督察院的人亦在現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城市|
施秉县|
海门市|
昆山市|
南召县|
京山县|
泾阳县|
晋中市|
沧州市|
郓城县|
安岳县|
日喀则市|
铅山县|
安陆市|
嘉祥县|
鄂州市|
陆河县|
德格县|
会宁县|
射洪县|
施秉县|
新泰市|
屏边|
浪卡子县|
会理县|
连云港市|
赤城县|
玉门市|
乌苏市|
九寨沟县|
济宁市|
阿拉善右旗|
云和县|
靖宇县|
城固县|
义马市|
新乐市|
紫阳县|
化州市|
阿尔山市|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