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才能初現-《大明最狠總兵》
第(1/3)頁
接到命令的圖賴,帶著部下往回走,派人在官道兩邊偵察,登上兩側山嶺觀察遠處情況,盡可能尋找道路。
在往北四十余里后,在道路東側山嶺的青兵,發現了遠處有小村落,官道有不顯眼的小路通往那邊的村落。
圖賴帶著部下們,從這小道上進入。
這是與外界聯絡不多的小村落,圖賴來到小村落后,挨家挨戶搜查,把所有人都趕出來,全村只有四十余人。
他又再觀察村落環境,沒有發現可通往南邊的道路。
看著兇神惡煞的韃子們,村民們有些人怒目而視,更多人是驚恐,韃子可是殺人不眨眼,要是不殺,很有可能把人擄到關外。
跟隨圖賴而來的,有漢八旗的任珍,他對村民們道:“父老鄉親們,不要害怕,只要你們配合我們,我們便不會為難你們,大清之兵南下了,你們很快成為大清臣民,會比你們以前更好。村里可另有路前往南邊平原?要是有人帶路,那便是有功,有重賞。”
他問了好幾次,沒有人回應。
圖賴怒了,威脅著村民們,要是不帶他們去南邊,全村的人都要死。
最后,有個老漢說,可從從南邊到平原,只是一路沒像樣的道路,荊棘叢生。
圖賴大喜,讓那老漢帶路,表示只要能帶到平原,便對他重賞。
————————
山西鎮,陽和衛,這里聚集了萬余名京營官兵,先是姜瑄率領朔州兵趕到,不久后,宣府鎮的黃得功親自帶兵趕到,山西軍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
在陽和衛以北的陽和路,清軍被堵在這里已經有數日了,阿濟格一籌莫展,甚是郁悶。
曾經有部下建議,尋找道路繞過去。
阿濟格派人尋找過,在陽和路根本沒有其它路,兩側皆是荒山野嶺,還十分陡峭。
后來,阿濟格接到了多爾袞派人傳訊,說吳三桂已投奔大清,將會在二十九日正式冊封,吳三桂很快會率軍直撲北京,跟多鐸夾攻姜瓖。
本來這次只是佯攻,只要吳三桂歸順,兩路大軍攻北京城已經足夠了,阿濟格干脆不進軍了,就在道路上駐扎起來。
這樣一來,雙方在狹窄的陽和路上對峙起來。
李智雀、姜瑄、黃得功,先是知曉清軍從將軍石關進攻,再后來是張發可率軍北征,再后來是吳三桂山海關與清軍激戰。
吳三桂歸順姜瓖,又給予清軍重創,將士們因此大受鼓舞。
————————
張煌言帶著部下們,從羊腸小道上行走,走了半天后,發現了一處小村落,帶兵來到村落中。
他命令部下,把全村的人集中起來。
這個村落不大,名叫門洞村,全村有百余人。
這個村雖然地處偏僻,跟外界聯絡不算多,但并非與世隔絕,村民們皆知曉姜瓖殺建奴的英雄事跡,亦清楚建奴數次南下給百姓帶來的劫難,亦知曉許多明軍軍紀敗壞,時常侵犯百姓,盡管京營官兵們對村民的態度很好,亦有不少村民擔憂、恐懼、疑惑。
因為跟外界聯絡少,對于姜瓖發動政變、掌控大明朝政和京城一事尚不知曉。
看著百姓們的神情,張煌言明白了他們心中的顧慮,朗聲:“父老鄉親們,我們是姜瓖將軍麾下的京營,我們奉姜瓖將軍之命,前來抗擊清賊,只要有姜將軍,就一定能保護你們安全。父老鄉親們,這里能否有路去北邊?若是可以,勞煩給京營弟兄們帶路,我們需要繞到清賊北邊。”
聽到建奴從將軍石關南下的消息,在村民中炸開了鍋。
又有人疑惑,怎么京營變成了姜瓖將軍麾下了?
張煌言再道:“如今的大明朝廷,由姜瓖將軍擔任內閣首輔、都督府大都督,掌管大明的一切軍政。現在的京營,是由原本姜將軍的大同軍擴編而來,姜將軍入主京城后,改成了京營。”
原來如此,村民們的顧慮頓時煙消云散,因為他們信任姜瓖這個大英雄。
對于建奴從將軍石關而來,村民們擔憂起來。
以往建奴數次入關,主要是在平原地帶劫掠,而靠近長城的燕山山脈里的村莊,既道路難行,山區村落也窮得叮當響,沒有劫掠的價值,山區的百姓才幸免于難。
而現在,建奴從將軍石關進攻,焉知會不會順便從小路進村。
張煌言有一定察言觀色的本領,看出許多村民還有擔憂,又再大聲道:“姜將軍是韃子克星,是百姓保護神,請鄉親們相信姜將軍、相信京營。我帶兵來此,就是為了尋找小路繞道北邊,奇襲清賊……”
他說出自身的請求,對村民了的態度始終很好。
很快,先后有數名村民表示,這里往北可繞到靠近將軍石關的官道,只是非常難走。
張煌言大喜,最后選擇讓一父子帶路。
臨走之前,張煌言向村民們再次言明,一定會擊敗來犯的韃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滨县|
横山县|
富阳市|
崇仁县|
阿荣旗|
邮箱|
应城市|
祁连县|
公安县|
克拉玛依市|
屯门区|
沽源县|
桦南县|
靖江市|
淳化县|
房山区|
乌恰县|
新竹市|
游戏|
来安县|
东安县|
宜宾市|
三台县|
铜陵市|
建始县|
中牟县|
上犹县|
桂阳县|
长子县|
商都县|
三穗县|
正定县|
博客|
沅江市|
龙泉市|
宣武区|
得荣县|
兴宁市|
河东区|
巫溪县|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