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重生]君策》
第(1/3)頁
新帝登基,昭告天下,告示一路從京城貼到大江南北,上至州郡府,下至縣城,可謂喜延千里、舉國歡慶。雖然眼下仍有蠻夷外族挑撥戰事,但因為守邊的將士驍勇,那些突利人至今未曾入侵半分,而且朝廷已經連下幾道詔令,包括減輕賦稅等多項利于百姓的舉措,如今百姓對于新皇帝自然是滿心期待。
登基大典與封后大典很快到來。
大典當日,賀翎龍袍加身,冕旒珠玉在額前輕晃,面容冷凝,比往日更顯威嚴莊重,而側目看向身邊的蕭珞時,卻不自覺帶上了一絲笑意。蕭珞身著鳳袍,自然也是雍容華貴的男子樣式,不過與往日相比更添繁重,頭上束著金玉高冠,與賀翎的冕旒相得益彰。
一對璧人站在一處,不僅僅是賞心悅目,更有無言的氣勢,令人不敢多看。
下面有部分大臣是早先在西北時喝過他們喜酒的,此情此景下忽然想起當初見二人身著喜服并肩而立的模樣,記得那時候他們就隱隱顯現出傲人的氣勢,忍不住感慨,這或許就是命由天定。
賀翎目光微垂,見蕭珞隆起的腹部在厚重禮服的掩蓋下幾乎看不出形狀,微微覺得有些遺憾,不過一看他長身玉立的模樣,又忍不住高興,忙牽起他的手,緊緊握在自己手中。蕭珞感受到他掌心的干燥溫暖,回握他的手,收緊力道,側頭朝他看了看,眼底浮起明顯的笑意。
吉時一到,二人拾級而上,并肩站在高臺之上。賀翎受皇帝印綬,蕭珞受金冊鳳印,二人身形挺拔,俯視群臣,面容威嚴。
“今朕順承帝業,始登大寶,必遵父教誨,上順天命,下合人心,廣納諫言,勤政愛民,盡心治國。今遵父皇為太上皇,母后為皇太后。冊封發妻蕭長珩為賢逸皇后,免面圣跪拜之禮。”
底下群臣聽得愣住。
蕭珞神色平靜,心口卻驀然跳得有些快。
賀翎目視百官,未作停頓,接著道:“愿眾卿盡職恪守,共扶社稷,惟神饗祚于國家,永綏四海,必使朕之江山與天地齊壽,日月同輝!”
話音一落,群臣立時山呼跪拜。
頒布詔令、冊封皇后、祭告宗廟,一切都有條不紊而隆重地進行著。
賀翎與蕭珞執手,由兩側內侍攙扶著朝龍椅走去,如今即將坐上龍椅的不再是孤家寡人,因為龍椅旁邊已經添置了另一張同樣大小與制式的鳳椅,自然是為蕭珞準備的。
蕭珞看著面前緊挨在一起的兩張寶座,心底微起波瀾。
進京之后,他一直居于后宮,刻意沒有過問冊封一事,更加不曾主動問及政事,并非他不想問,而是覺得冊封一事沒有必要多問,過問政事則不合時宜。他心知賀翎看重自己,也聽聞了他在朝堂上對群臣所說的話,可此時親眼看到與心里知曉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蕭珞微垂眼睫,指尖傳來輕微的摩挲,將他心尖上的顫動漸漸撫平。賀翎捏了捏他的手,走到御座前緩緩松開。二人轉身,長手輕揚,掀袍入座,面容平靜地接受四方朝賀。
至此,賀翎正式登基為帝,蕭珞則成為史上首位男皇后。
******
賀翎登基后首次朝議,就是與蕭珞共同出現百官面前的,百官聽得內侍的聲音,原本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一抬頭看到上方的鳳座依然擺在那兒,終于知道自己的耳朵不曾出問題,不由齊齊愣住,等到賀翎與蕭珞坐下才堪堪回神,連忙下跪叩首,心頭卻疑云頓起。
蕭珞一直不曾開口,只是目光淡淡地看著底下眾人面色不一的反應,他不需要爭奪權力,但也不希望自己被困縛于后宮院墻之內,賀翎的安排隱隱在他預料之中,卻還是令他動容不已。對此,他選擇毫不扭捏地欣然接受。
賀翎命百官平身,也不開口,只是饒有興味地打量起各人的反應,大殿中一時寂靜得落針可聞,莫名地給朝臣增添了無形的威壓。原本在前朝就暗中支持蕭珞的舊臣倒是暗自欣喜,其余人雖然極力掩飾,卻還是藏不住各自不同的神色變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五原县|
罗平县|
永川市|
绥滨县|
长阳|
南雄市|
新绛县|
民权县|
谢通门县|
太仆寺旗|
阳东县|
鲁甸县|
五台县|
江阴市|
邓州市|
远安县|
南丹县|
陇川县|
灌云县|
延吉市|
登封市|
临武县|
金沙县|
达孜县|
淅川县|
肥乡县|
高雄县|
泸水县|
滁州市|
婺源县|
南陵县|
固阳县|
彩票|
灌南县|
永平县|
永福县|
望江县|
连平县|
西丰县|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