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時一段傳音,傳入了袁守城的耳中。 “這猴子就交給你了,他是個閑不住的性子,你看顧好他,有他在,大軍安全無虞。” 袁守城聽到這話心臟一陣狂跳,暗中向李世民悄悄一拱手。 雖然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把這位拉來的。但是就如陛下所說,有這位在,大軍安全無虞。 不僅如此,哪怕日后與那天庭相對,這位也是可稱戰神的存在! 將化名孫武的孫悟空介紹給這些將軍,并且囑咐袁守城帶著他之后,這西征之前的會議便告一段落。 之后李世民隨著幾位將軍到長安城外,為大軍送行。 西征便正式開始。 再回到大明宮中,李世民便敏銳的發覺,人族的氣運開始有規律的起伏。 就好像將士出征的步伐。 西征初始,氣運便已經開始出現了異動。 “希望這次西征,可壯我人族!” 安坐在龍椅上,李世民喃喃著,隨后從話中掏出了那瓊脂白玉一般的無字天書。 “西征已經開始,可是我人族卻還是孱弱,我人族對抗天庭的契機到底在哪?” 李世民撫摸著無字天書,心中思索。 他最初一年中沉迷修煉,并未多關心修煉之外的事情,這無字天書的提問次數,不是被他用在處理朝政,便是被他平白浪費。 而這兩次的提問,讓他已經開始發現,這無字天書也是有極限的。 一個月的冷卻時間不過是最短的冷卻時間罷了。 它恢復的時間是與所問的問題相關。 若是涉及到極為強橫的仙神,其冷卻時間會加長,涉及三界中的大勢,各種族隱秘也會加長。所以想要最大限度的利用這無字天書,所問的問題最好是方向性的,或者是只需要提示的,而非涉及具體的人物和事件。 而且它自身的回答本身也是偏向保守的。 越是復雜的問題,它回答就越是簡單。 與其說是答案,不如說是提示。 而這種提示,若是理解錯誤,反而很有可能弄巧成拙。 思緒良久,李世民終于還是問出了剛剛在心底縈繞的那個問題。 “我人族對抗天庭的契機在何處?” 李世民手捧著無字天書,眼中盯著那潔白光滑如鏡面的玉板。 不多時,一點墨漬從無字天書中間暈染開來,化作“氣運”二字。 李世民看到回答不由的皺起眉頭,這個回答未免太過敷衍。 就在李世民心中惱怒之時,那無字天書又有變化。 那已經成型的氣運二字消散為墨,在那白玉石板上重聚。 而這一次顯示的是一條墨漬長龍。 “龍族?!”李世民驚訝開口。 可是無字天書的變化還未結束。 之后那長龍也消散開來,墨漬再組,這一次顯現出的是一只展翅高鳴的鳳! “鳳族?”李世民眼中驚訝更甚。 若是說龍族在這天地間占據四海,尚可想方設法拉攏,可是這鳳族早就族人稀少,不說拉攏,單是尋找便是不易。 不過沒有讓李世民思索太久。 這無字天書上的內容還在變化著。 在鳳凰之后,這物資天書上還幻化顯示出了, 一群擔山拿月,逐日奔走的人! 一群在叢林海洋,肆意奔跑的妖獸。 而最后定格的畫面,是一個無上帝皇,高坐云上,俯瞰眾生。 其下群臣分列,有龍,有鳳,有巨人,有妖獸,當然,其中最多的還是人。 在眾人之中,也不乏形象鮮明者。 有三眼神將,有總角孩童,有騎黑豹的青年道者,有心中顯化七竅的浩然圣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