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更為嚴重的,是有些人渾水摸魚。 黃巾起義初期,黃巾眾的數量是以他所劃分的三十六方為主,不過五六十余萬人。 可是隨著大戰的爆發,席卷之勢下,各地的黃巾數直接暴漲到了百萬之數。 甚至到了兩百萬數! 這多出來的數量,固然有他黃巾諸部擴增兵源的緣故,但更多的,是非黃巾眾冒充黃巾眾。 一些山賊土匪,冒充黃巾眾,打著黃巾軍的名號四處劫掠,沒有任何的目的性,更沒有任何的組織性與紀律性,他們就像是蝗蟲過境的土匪一樣,燒殺擄掠,濫殺無辜,搶奪任何人的財富,無論是官紳富豪,還是普通平民,幾乎任何人都是他們的目標。 而他設立的三十六方麾下,只要他在一天,就沒有人敢違背他的宗旨! 他對于自己的號召力,極為自信。 對于他的信徒,也極為自信。 他的黃巾眾,有著最基本的規矩! 他是要建立黃天盛世,使天下之人人人皆有飯吃,皆有衣服穿,兄弟姐妹互相愛戴,而不是要禍害天下,如蝗蟲那般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那樣的黃巾,與暴戾的外族有什么區別? 要知道,他的師弟陸幽州,幾乎將那些外族族滅了! 他的黃巾,豈能如外族一般? 如果真是那樣,還不如他自己滅了。 天時,地利,人和。 要成大事,三者不可缺一。 天時未至,大漢雖已至末年,統治者腐朽無能,外戚、宦官相繼專權,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朝政腐朽,民不聊生,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但氣數還是未盡,依然擁有相當大的實力。 當他開始起義的那一天,就注定要面臨大漢的層層絞殺。 天時不如地利。 黃巾四處開花,占領土地。 卻也被分部圍剿,地利是不用想了。 地利不如人和。 黃巾的開始,自然占據了人和。 因為漢朝太腐朽了,不得民心。 但隨著黃巾的發展,流寇的四起,打著黃巾的名義禍害生靈,人和也漸漸失去。 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得,如何勝利? 因此,他傳下符詔。 所有黃巾入冀州,與漢軍決一死戰! 任何不聽從他符詔的,都是偽黃巾,只是些山賊! 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張角遙望天邊,靜坐廣宗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