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農(nóng)在前面帶路,陳長亭和兩個徒弟,跟他來到一塊山地邊。 原來,老農(nóng)家的一條大水牛,不小心從土坎上面摔下來,后腿被跌傷,胯骨已經(jīng)錯位,站立不起來了。 如不及時醫(yī)治,必死無疑。 陳打匠圍著水牛前后看了看,用手探了一下牛骨頭錯位的地方,決定用武醫(yī)接骨法,給水牛正骨。 各位看官,練武之人,難免會有骨肉損傷,因此練武之人大都會醫(yī)治跌打損傷。 陳長亭由于長期研究武醫(yī)接骨法,并配有特效的酒藥,常常為鄉(xiāng)親醫(yī)治骨折和外傷。 曾有一個農(nóng)民右臂粉碎性骨折,請陳打匠去診治。 陳打匠以掌徐徐揉捏右臂,使骨塊迅即復位,然后以酒藥敷之,用柏樹皮夾住,再用布帶將右臂平懸于胸前,一個月后骨折痊愈了。 陳長亭雖然沒有醫(yī)治過牛羊的骨傷,但是人畜醫(yī)理相通。 因此,對這條牛的正骨,他還是很有信心。 陳長亭要老農(nóng)將牛拴好,雙手扶住牛頭,林光斗和林梅山扶住牛身。 作好準備后,陳長亭上去左手扶住牛胯,右手抓住牛蹄,暗運內(nèi)功,稍微用力拉動牛后腿,只聽“噗”的一聲輕響,牛腿胯骨已復位。 陳長亭輕拍一下牛屁股,喝聲“站起來!”,水牛真的站起來了。 老農(nóng)牽牛向前走了幾步,水牛行動自由如初。 老農(nóng)大喜,叫家人給陳長亭送來幾十個雞蛋,陳打匠堅辭不受。 他還送了一瓶醫(yī)治跌打損傷的藥酒,讓老農(nóng)涂在牛傷處。 林光斗和林梅山齊夸師父的神功,真了不起。 師父道:“牛對農(nóng)民來說太重要了,我本來沒有把握能治好牛傷,但是,我想只要對農(nóng)民兄弟有利的事,我就要盡力去試一試,結果真給治好了。” 林光斗和林梅山道:“哦,師父,我們懂了。” 二人告別師父,各自回學校上學去了。 且說陳長亭在家鄉(xiāng)發(fā)展了二十幾個袍哥,便在廣福“三蘇茶館”里,立起“義字”山堂,當起了袍哥大爺。 清明節(jié)前,陳長亭坐在三蘇茶館里喝茶,見一個客人用灰布纏頭,并把纏在耳邊的布角豎起來。 這是袍哥的一種著裝式樣,立即引起了陳長亭的注意。 只見這人走進茶館找到一張空桌子,端端正正地坐下來。 堂倌把茶碗端上來時,這人用“三把半香”手勢雙手接了茶杯。 他不急著喝茶,而是順手將茶蓋斜放在茶托上,不吭一聲地坐著,看樣子是在等什么人。 各位看官,何謂“三把半香”?其手勢如何擺放? 先說袍哥的“三把半香”。袍哥主張滅滿興漢,劫富濟貧,崇尚生死情誼。 袍哥敬奉的“三把半香”是: 一把香,敬鮑叔牙與管仲的無私友情; 二把香,敬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兄弟; 三把香,敬瓦崗寨上的眾虎將; 另外半把香,敬的是梁山上的女中豪杰,孫二娘和扈三娘。 再說“三把半香”的手勢,其實是袍哥之間的接頭暗語。 袍哥來到一個新地方喝茶,如果想要和當?shù)氐呐鄹缃宇^,他會從堂倌手中雙手去接茶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