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一天,一個叫花子手杵鐵拐,一瘸一拐地走進玄武觀,說是來找老朋友智涵子。 智涵子一見是李叫花,又驚又喜,忙請進客房喝茶。 智涵子問道:“李兄何故來到四川?” 李叫花反問道:“智涵弟,你來得四川,難道我李叫花就來不得四川嗎?” 兩人相視一笑。 李叫花告訴老朋友,他在岳州南湖的神龜山莊當了兩年莊主,覺得渾身不自在。 后來重操舊業(yè),繼續(xù)干老本行。 不久前,他從岳陽到了四川成都,四處乞討,不想走到中江縣來了。 在縣城討飯時,他聽人說有個山東來的道士名叫智涵子,現(xiàn)在玄武觀修道。 他估計肯定是智涵老弟,便專程來拜會。 智涵子熱情接待老朋友,邀請他登上玄武山頂,居高臨下觀看完縣城風光,然后從后山下來。 李叫花見沿路立著一些古老的石碑,他不識字便問智涵子: “玄武山一定是風水寶地吧,一路上都是古墓石碑。” 智涵子笑道:“這不是墓碑,是詩碑。” 李叫花驚奇問道:“為什么立這么多尸碑?” 智涵子道: “中江縣城是四川盆地邊沿上的一方凈土,古時候的名人雅士,常來這里游玩,寄情于山水之間。 唐朝的王勃和杜甫等文化名人都來過玄武山,并題寫了許多詩句。 后人將這些名人的墨跡刻成詩碑,立在道路的兩旁,供游人觀賞。” 兩人加快腳步下到山腰,見有一口古井向外噴涌清泉。 智涵子告訴李叫花,這口井名叫“圣泉”。 王勃曾在《圣泉宴詩序》中說: “玄武山有圣泉焉,浸淫歷數(shù)百千年。乘巖泌涌,接磴分流。” 其中的“圣泉”,就是這口井。 智涵子突然意識到,給李叫花講名人雅士,這是對牛彈琴。 兩人走過去,用手捧起水喝了幾口。李叫花感覺泉水清澈甘甜,沁人心脾。 這時,突然有一個人匆匆跑過來,裝滿一壺泉水,然后又急急忙忙地跑進樹林里。 智涵子向樹林里望了一眼,見里面有三個人,鬼鬼祟祟的樣子。 一位蓄長須的瘦老頭手里拿起羅盤,在測方位和朝向。 智涵子覺得這老頭有些面熟,突然想起來,在岳陽樓旁邊吃飯時見過。 智涵子告訴李叫花: “那個瘦老頭我們在岳州見過,可能是湖南的風水大師鄧鳳生,另外兩人一定是他的徒弟。不知這三人怎么到玄武山來了?” 原來,鄧鳳生帶兩個徒弟作伴,背起祖父的骨灰,順著湘西龍脈趕山尋穴。 一路趕到重慶后,發(fā)現(xiàn)大龍脈已從水路進入成都盆地。 三人來到成都府,身上帶的盤纏已用盡。 鄧鳳生心想,必須要掙點錢,才能繼續(xù)尋找龍穴。 由于四川人特別喜歡蹲茶館,三教九流的人都愛去茶館里攬生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