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徐亮以及身邊人的刻意推動之下,分享大會很快就得以召開,看著眾人那如此期待的目光,徐明也沒有絲毫遮掩,把自己所做的全部都一股腦說了出來。 “我是和林豐在一起搭伙才開始做的這項生意,其中最關鍵的,便是林豐在外跑出來的銷售渠道。” “他會先和村子以及村里的供銷社達成協議,讓他們將農具賣給需要的農民,而林豐就只負責送貨。” “這樣不僅極大節省了銷售時的壓力,更是能保證資金被把控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不會因為囤貨而面臨風險。” “其實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經銷商要走出去,他們走出去了,產品才能賣出去。” “你一直坐在屋子里,等著客戶去找你,那不現實!” … 為了不給自己的父親丟臉,徐明此刻毫無保留的把自己所知道的這些都給說了出來。 看著站在臺上慷慨激昂的徐明,徐亮心里充滿了厭惡,但他卻在旁邊不斷做著筆記。 徐明分享出來的經驗越多,那么接下來他的銷售就越容易做。 或許是為了不影響林豐的生意,徐明并沒有把可以用糧食換農具的消息給說出來。 畢竟在場的所有人基本都沒有糧站的路子。 以物換物的模式對他們而言自然也沒有任何效果。 在徐明分享完之后,徐亮第一個站起來,帶頭鼓掌,看著大兒子如此表現,徐廠長總算松了口氣。 他一直搞不明白,為何徐亮和徐明之間會一直在那里斗來斗去。 “感謝徐明的分享,希望大家日后能再接再厲,趁著現在這個時節趕緊將廠里的東西都給推銷出去。” 分享結束之后,不少銷售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似乎是在探討著徐明的這些操作。 可仔細研究一番過后,他們都搖了搖頭。 徐明另辟蹊徑的做法帶來的銷售額,雖然對他們也充滿了吸引力,但他們更加清楚這東西的操作難度遠在他們想象之上。 他們沒有跑過下面的村子,也不知道從哪兒談起,更別說去找供銷社和村長了。 所以,農村的市場很大,但是開拓難度也遠超他們的想象。 正是如此,除了徐亮,沒有一人把徐明的經驗當一回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