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愛心的來源-《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我媽仿佛在跟我進行感恩教育,但我覺得這不算道德綁架。我對岳母承諾時的話,出于真心,并不是因同情或者個人義務說的。
當一個女人,盡其所能滿足你,用全部身心愛護你,作為一個男人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幸運。我很滿足這種幸運,并以此而快樂。
如果拋開那些道德、信用、愛情、心靈等形而上的層面,單從女人對我的功用而言,妍子也是不可替換的。如果說喬姐是個調味品,她讓我嘗到了猛烈的女性味道。那么小池就是我的主菜,廚師的藝術全在主菜里,充滿創造和想象空間,主菜的集合就是火鍋。但妍子,卻是滋養我的白米飯,包含了大部分營養價值,是我日常活動能量的來源。
白米飯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當我從缺少家庭關愛和安全感的經歷過來,我最需要的是抵抗饑餓的東西。
我所缺少的,妍子大部分都能夠給我。
我想起肯尼迪的妻子,對瑪麗蓮夢露說過的話,大意是:你可能成為他一時的戀人,但我,卻是他的習慣。
妍子是我的習慣,盡管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我的思想經常走神,我也做過好多錯誤的事,但妍子所帶給我的生活,讓我習慣于這種舒適而滿足的狀態之中。
我想起了與二娃在一起的時光,那時的我,既沒有追求偉大的靈魂愛情的夢想,也沒追求世俗富貴的膽量。我們只是想有錢吃燒臘,我們只是想自由自在地過著不受貧困的、有尊嚴的、大眾般的生活。
當你深陷泥淖,你不會妄想飛翔;你只想爬出來,走在堅硬踏實的土地上。
當然,沒有自己親生的后代,算是一個遺憾。但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后代只是感情和基因的一種延續方式,但我更看重的是感情。敦煌老劉很少回四川祭拜自己的父親,因為從小喪父,缺乏感情。我也不記得我爺爺的墳墓,因為我沒見過他,也沒有感情。從感情而言,收養和親生,區別不大。
人不能什么都想要,得有取舍。只要你最想要的東西,其它的都不算重要。
對此,我想起了傳宗接代這個詞。這是一個騙局,是儒家思想在兩千年前留給我們的一個陷井。
首先,我分析了這個觀念產生的時代及原因。在儒家推行的社會秩序中,是講究等級的,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這種等級在社會中的表現就是:禮。對于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人生路徑而言,是專指士大夫而說的,至少這也是讀書人的目標。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當個順民就可以了。
給老百姓飽飯吃,就是統治都最大的恩賜,老百姓是不配享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待遇的。但是,只求養活一個人,那人不跟豬一樣?所以,得給老百姓找一個精神上的出口,猶如沒有實際意義的奶嘴,給百姓以心理上的麻醉。
這個奶嘴就是:傳宗接代。比如,你的價值,就是死后在祖先牌位之上。在父系傳統的遺毒下,男子才有傳承的資格,所以,生兒子是老百姓最大的追求了。與這配套的,還有家譜制度,宗族制度,繼承制度,婚姻制度,姓氏制度。衍生出一大堆東西來,許多人把它誤以為傳統文化的主體。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道統法統組合成的正統,傳宗接代這類東西,連統治者自己都不太相信,這是用來給老百姓做樣子的,給老百姓偶爾吃飽了的精神,找點活干。
我們到支撐這套制度的因素中去考察,發現均不可靠。比如祠堂,現今一些農村,人們吃飽了,精神需求就來了,有的姓氏的人群就修建祠堂,企圖恢復祭祀先祖。但這個祠堂既沒有血統上的嚴格性,也沒有協調同族關系的社會功能。說它沒有血統上的嚴格性,就因為供奉的祖先,往往是不可靠的。作家兼民俗文化保護者馮驥才,在考察了大量的祠堂后發現,三代以上祖先的名字,錯誤就常見了,更莫說依托遠古的先人,也許基因上根本就沒有聯系。
家譜這個事也是,錯誤百出,缺乏考證。拉一個同姓氏的古代名人認作祖先,給自己姓氏臉上貼金。比如,有姓莊的,把自己的祖先說是莊子,那么,歷史上記載過,莊子有兒子嗎?我們是他第幾個兒子的后代?家譜沒有延續,沒有佐證,都是耍流氓。
從姓氏上來說,就更可疑了。古代皇帝有賜姓的習慣,也就是因政治原因改變一個家庭的姓氏。也有因避禍原因主動改變姓氏的。也有因農奴隨主人姓的,也有因奴隸主所在的封地而起姓的,也有因民族整合而改姓的。比如,李世民有鮮卑族血統,這個李就不純粹,但他們作為皇族,都帶著造假,居然號稱自己是老子的后代。可見,中國的姓氏傳承,早就失去了血統的真實性,混亂而無真實價值。
建立在血統關系之上的傳宗接代制度,需要相應的經濟和社會功能來支撐,但在今天,是不可能的。沒聽說哪個農村,同姓之間的經濟糾紛,是要靠族長來調解的。還不如村支書來得權威。當然,主要靠法律關系來調整。
在歷史上,所有宗族,最盛時期早已過去,從秦代的郡縣制開始,以家庭來傳承的事業已經被政治上判了死刑,打擊宗族豪強,成了中央政府的主要任務。漢代雖然企圖恢復,但七王之亂給了漢王朝沉重的教訓,通過齊家來治天下,會分裂社會分裂皇權,是必然行不通的。每個人都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搭上同宗同族的便宜,但這正是近代政府反對的目標。
宗族的最后終結者是孫中山,從此以后,沒有貴族。今天還想開歷史的倒車,可笑不可笑?
我覺得,今天的中國,人們開始吃飽了,有精神上的追求了,這不錯。但還抱著古代已經拋棄的奶嘴不放,也是因為大部分中國人,沒有人格獨立的習慣和獨立思維的能力所致,總想把自己的追求依附于一個所謂的團隊,尋找安全。這是精神無能的表現。
當然,精神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文化大師們在啟蒙時代提出的理念,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啟蒙。
當然,動物的本性是強大的,基因傳承的欲望是本能的。西方也還有家庭的事例,不過不分男女就是了。
今天中國的重男輕女是歷史農業社會造成的。農村勞動,男子擁有部分體力優勢,所以是這個觀念的經濟基礎。但在今天,生產向智能化轉移,女性越來越多地產出,使得男子優越論受到了沖擊,越是現代工商業發達的地方,越是大城市,男女的不平等就越輕。所以,重男輕女,今天成了愚昧的代名詞。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在我的老家四川,男女出生比例大致相當,因為四川的女性勤勞能干,導致很多家庭都是女性說了算,這算是特例了。
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有個孩子,哪怕他不是我親生的。撫育他,照顧他,培養他,將我的資源我的經驗傳給他,看著他達到比我更高的程度,這是一件偉大的作品,從感情價值到社會價值,都是值得驕傲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怀柔区|
偏关县|
富锦市|
息烽县|
任丘市|
临桂县|
额敏县|
长治市|
瑞安市|
汝南县|
安陆市|
田林县|
合川市|
武功县|
会泽县|
泰州市|
盐津县|
贵南县|
临沧市|
屯昌县|
仪陇县|
襄樊市|
江陵县|
临泉县|
松江区|
涿州市|
天峻县|
泾阳县|
东海县|
威宁|
洛扎县|
涞源县|
湘乡市|
开化县|
和硕县|
应城市|
南投市|
平江县|
连云港市|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