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心理的彈性-《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1/3)頁
經濟學與數學結合后,用一個事物的極限,來計算其邊界。比如稅收的頂點和底線是什么?這是一個極限問題,如果按數學方法來算的話,稅收的底線可以先設置為0%,頂點可以先設置為100%。
比如如果稅收趨近于0%時,等于所有公共產品不存在,國家不存在,法律不存在,就可以反推出現代市場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如果稅收趨近于100%時,商業活動全部虧本,市場活動不賺錢,生產停滯,市場死亡,也是不可能的。
這只是理論上的初步設計,然后進行計算。計算很簡單,現實條件中來,從歷史數據中來,甚至可以簡單統計歷史及今天各國的稅收稅率后,得出最高值和最低值就行。拉弗曲線也是沿習統計數據加計算的方法,得出了結論。
當我們聽到很多關于明君都是輕瑤薄賦、藏富于民的說法,并把文景之治拿來舉例謳歌。這其實是不講科學的說法。南宋時期也受其害,經濟那么發達的國家,政權不穩定,對地方勢力控制不力,軍隊建設不力,對付北方侵略更是不行。稅賦過于輕,不利于國家政權建設,更不利于抵御外敵。
要知道,文景之治時,雖然稅率低,講究休養生息的國策,那是在恢復生產力時提出的,因為當時人民太窮了,經不起重稅。但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對匈奴的投降政策,讓太后自貶身份討好匈奴狼主,這樣的投降信,讓漢武帝看到了,都覺得是奇恥大辱。
當要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時候,需要輕稅賦;當要強大國家機器準備戰爭時,稅賦必須高。這才是規律。當然高也有頂點,如果綜合稅賦超過50%后,社會生產積極性就被抑制,整體的生產力水平就會下降,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做法。
在中國古代社會,稅賦的主要來源是農業,農業的利潤率是勞動力換來的,盡管中國古代的農業是世界上最發達的,但它的生產率是很難提高的。如此,它的稅收邊界是幾乎一個恒定的值。比如古代有什一稅,也就是稅率為十分之一。比如周朝的井田制,九塊一樣大小的田,正中間一塊是公田,也相當于稅收,相當于九分之一。
如果稅收遠遠超過這個邊界,借用需求價格曲線的一個術語,就是超過生產率的彈性系數,這社會崩潰。
要富國強后,就得增加稅收;稅收的過度增加,又會變為民貧國弱,歷史就在這個彈性系數中拉鋸。
最有意思的春秋戰國時期。當孔子試圖恢復周王朝早期禮樂制度時,他忽視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問題,那就是輕賦稅的不可能。君臣和睦,百姓安康,這當然是一個好理想。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國家強盛與百姓安康,往往是矛盾的。所以,孔子的理論行不通,惶惶如喪家之犬,受困于陳蔡。
在那個時代,民富與國強不可兼得。周朝的時候,天下還有大量沒有開墾的荒地,人口也不太多,發現生產可以攤大餅,鼓勵生產積極性,可以在擴大土地耕種面積和發揮勞動者生產積極性上下功夫。也就是說,國家在不提高稅率的基礎上,由于社會糧食總產量的遞增,國家財政的收入也在增強。這種生產要素擴張的條件下,是可以實現國富與民強的雙贏的。
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可供開墾的農地,潛力很小。也就是說土地面積無法成規模擴大了。另一方面,勞動技能,或者說技術進步,并沒有改變生產方式,也不能為提高糧食單產帶來巨大效益。而且,人口劇增,同樣的土地養育更多的人口,矛盾就產生了。
單產上升不了,就得擴張土地,用多余的勞動力組建軍隊,搶奪別國的土地,就成了各國現實的需求。春秋無義戰,都是為利益。
為搶奪為自保,就得有大量軍隊。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賦稅增加就成了不得不干的一件事。但是,農業的生產率相對恒定的情況下,稅收是有邊界的,政府就是想強征高額稅收,也往往行不通,導致各國的稅率大致都在那個邊界的平衡點上。至此,各國的實力,也保持了大致的平衡。這種平衡是幾百年的平衡。要么有新的制度改變稅收格局,要么有新的技術改變農業產出,這種均勢是不好輕易打破的。
技術上,由青銅器向鐵器過渡,這在各國幾乎在時間和規模上相似,各國也沒有比較優勢。也產生了魯班、墨家等科研人員和團體,但他們對生產的貢獻也不是很大。因為當時各國的威脅太直接,最聰明的人,往往把最新技術,運用于戰爭了。當然,中華民族是一個早熟的民族,農業發展的模式,從那時起直到一兩千年后,都沒什么革命性的進步。不是說我們后來的人笨,而是說古代的祖先太聰明,他們發明的技術,可以保持兩千年不落伍。
關于戰爭的技術,產生了巨大的進步。比如越國的鑄劍冶煉技術,在今天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上,仍然令人敬畏。也產生了巨大的技術工程,比如鄭國渠,比如都江堰。
變化是從商殃開始的。如何富國呢?在土地面積相對恒定、生產率相對恒定的情況下,受稅收邊界的約束,不能擴大稅率,如何提高國家的財政狀況,在建立軍隊時才能有與他國巨大的比較優勢,他從制度上做文章。
郡縣制,法家思想,編制出全國統一的管理機制。直到今天,郡縣制也是中國政府組織結構的基本框架。全國政權高度統一后,雖然沒有提高稅率,但提高了征收效率。
當其它國家有巨富偷稅時,有諸侯免稅時,有地主瞞報收入和土地面積時,等于流失了國家大量的稅收,讓豪強更強,人民更窮,國家更弱。郡縣制克服了這一點,打擊豪強,提高稅收征收效率,極大地充盈了國庫,為建立強大軍隊奠定了物質基礎。
提高征收效率,也就增大了中央集權,與傳統豪強的矛盾不可調和之時,就是商殃被車裂之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雅安市|
惠东县|
西丰县|
吉木乃县|
信宜市|
墨玉县|
临洮县|
浪卡子县|
花垣县|
土默特右旗|
铁岭县|
兴山县|
贵南县|
健康|
登封市|
清水河县|
南充市|
会宁县|
荣成市|
呼图壁县|
平阳县|
巴里|
康定县|
宁城县|
林甸县|
永州市|
中山市|
台东市|
嘉祥县|
新丰县|
双柏县|
阳春市|
航空|
屏边|
贡觉县|
永胜县|
长沙市|
宝丰县|
泉州市|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