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九章 儒生的錯覺-《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2/3)頁

    他們讀的知識,真沒多大用。第一,知識面太窄。他們中的大多數,讀書是奔科舉而去,僅限于四書五經。有時我在想,中國歷代出現了《九章算數》、《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等科學巨著,但儒生們并不讀它們,因為這些知識與科舉無關。哪怕你們讀《黃帝內經》、《傷寒雜論》也好,可以救命,但儒生們并不感興趣,他們讀書是直奔功名富貴而去的。雖然《周易》是必考科目,但大多數并不能夠真正理解這么高深的東西,老師也不專門出這類考題。第二,知識用不上。他們學的東西,主要有兩大類道德或者政治。但是,這些東西是掌握意識形態主導權的人,如韓愈之流才用得著的。要么是掌握政權的人,如宰相才有機會實施的,這么多讀書人拼命學習這個只有極少數人才有用的學問,基本上沒法施展。

    今天,有些大學的老師,也有酸儒的氣質。講些大而化之的東西,東拉西扯,貌似四面出擊,實則一盤散沙。

    我想起了我那個三本大學,所謂的國際經濟貿易這個騙人的專業,其中還有一個愛說大話愛發牢騷的程老師。他本人學了點國際經濟學,就時常以經濟學家的自稱來威懾學生。當國家推出一項經濟政策時,他的評論多是批評。他的口頭禪是:“我們經濟學家不這么認為。”仿佛國家要不邀請他當經濟部長,就會出大亂子似的。這是儒生的特點,以有限的知識來揣度廣范的社會。

    儒生們發明了兩個評論社會的公式:領導人沒有我行=只有我當領導才行。書讀得深=學問高明=道德高尚=我是完人。在這兩種思想指導下,有儒生將一句大話寫成條幅,持一書房的正中: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這句話對絕大多數時代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句吹牛的大話。原來這句話一般是掛在堂屋或客廳的,可以用來騙騙別人?,F在讀書人多了,騙別人行不通,就掛在書房,騙騙自己。

    我想問的是:天地正氣在哪里?你見過?你摸過?你達到過?證據呢?古今完人是誰?舉個例子來。

    學習對象是個假的,還樂此不彼,傻不傻?“海燕哪,你長點心吧!”

    有人要跳起來質問,難道孔子就不是完人?是的,大成至圣先師,名號不可謂不響,但我們看一個人,不僅要看廣告,還要看療效。

    這就涉及到我的第二個問題,誤解他人。

    儒生們誤解了兩個人:孔子和皇帝。

    首先說誤解孔子的問題。孔子偉不偉大?答案是肯定的。他影響了中國兩千年,從學術上來說,他是極其成功的。但他完美嗎?不一定。

    第一,他的硬件條件不完美。

    他的出生值得討論,不是儒生們提倡的道德來源。他的父親和母親野合時,有了他。既不是神鳥丟食,也不是仙腳感應。甚至,他的產生還有不太道德的影子。野合,比我與小池的車震,好不了多少。但是孔子本人卻很泰然,這是他父母感情到位的產物,他們忠實于愛情,沒什么好害羞的。

    孔子在編輯《詩經》時,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以愛情詩打頭,就說明孔子要告訴大家,要愛就大膽愛,有可能會生出一個圣人。這也符合現代生育學原理,雙方和諧的激情,是下一代健康聰明的重要因素。當然,當時孔子估計也沒研究過這么多生理學知識,他是出于樸素的感情出發的,也是對自己的出生自信。

    他的長相值得討論,不是一表人才、一本正經。到過孔廟的人都知道,孔子長得很怪。當然,古代的人,喜歡把大人物的長相寫得很奇怪,制造出神奇的氣氛,目的是要突出他們不是人,是神。比如劉備的長手,與王班長估計有一拼,但我看,王班長這輩子,成為帝王的可能性等于零。

    還有更怪的描寫,比如項羽目生重瞳,是眼睛有毛病嗎?看人是不是有重影?他上陣殺敵,是砍左砍右還是砍中間?射箭時,他怎么瞄準?比如朱元璋的地包天、大長臉,估計也不是太夸張,要不然,馬皇后當年是怎么看上他的?孔子的長相,頭上一個大包,估計是后來壽星南極仙翁的原型。是說他智慧多頭就大?還是有別的什么講究?反正,他長得不像正經人。

    第二,他的感情表達不嚴謹。他強調禮樂治國,他的一個學生當縣長,業余時間給老百姓上音樂公開課,就受到了孔子的譏笑“殺雞焉用牛刀”,直到學生用孔子自己的理論反駁,孔子才承認錯誤。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死了,他很傷心,箕坐于地大哭,從形象上來說就很不成體統。顏回的同學在安葬顏回時,想借孔子的專車一用,孔子用國家制度來搪塞,不知道他是真傷心還是假傷心。他自己的夫人去世了,他兒子連續三天痛苦母親,孔子估計覺得吵到自己了,制止了兒子哀傷的行為,父母去世要哀傷三年,是誰說的?

    第三,他的理解能力不夠高深。老子,他是見過的,但他沒讀懂老子的學問,于是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來形容別人。兩小兒辯日的文章我們也看過,說明孔子看問題有時也流于表面。他的智力水平雖然較高,但沒有到達高不可攀的完人程度。他的知識,主要是靠苦讀。韋編三絕這個典故,寫的是他在苦讀易經,“五十而知易”,五十歲了,他才明白易經,這不是少年天才。

    第四,他的政治理想沒有實現。他拼命推動周公時代的政治復興,但效果不好,遑遑如喪家之犬。周游列國推銷政治主張,結果還發生受困于陳蔡的事情。當時,秦國即將誕生的郡縣制,才是社會制度的發展方向,他企圖倒轉歷史,不是不可能,就是笨。

    大家也不要被我對孔子的批評所誤導,認為他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我所說的,只不過證明他不是完人而已。我還要以此證明,連孔子都不是完人,那么,書生們掛在嘴邊的“法古今完人”,究竟是學的哪一個?

    孔子雖然不是完美的,但他是偉大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