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關中行記二-《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第(2/3)頁
“原來,唐三藏,比西游記那個唐僧偉大得多啊,西游記怎么亂寫!”思遠雖在開車,也聽得仔細,不禁發問。
“西游記是明代小說,借用了這個故事。但玄奘法師確實也寫過一本書,叫《大唐三藏法師西域記》,這不僅是一本游記,也是一本宗教書籍,更是一本地理和人文社會巨著。近代印度考古的圣經,就是這本書了,沒有這本書,估計今天的印度人,都不知道古代自己有那么燦爛的文化。當然,從另一個側面也證實了,玄奘法師在這本書寫沒有說謊,他所描寫的東西,在考古上都找到了準確的證據。”小池解釋到,但這些東西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這本書我沒聽說過,但關于這顆舍利的歷史故事我還知道一些”我補充到:“當年唐朝皇帝要把舍利迎進皇宮供奉,大臣韓愈上書反對,結果被皇帝貶到潮州,他寫了一首詩,就是我們在華山上看到的那首,是他被貶后他的侄孫韓湘子來看他,他寫了這首詩,最后兩句最為悲涼: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
“好象八仙里也有個韓湘子吧?”張思遠回頭問到。
“好好開車,不要東張西望!”妍子提醒到。
“對,就是那個韓湘子”我回答到:“你們想想,多么奇怪的現象,韓愈是儒家大師,從政治上和國家指導思想上的角度反對皇帝供奉佛家圣物,這是本能,但送他的又是一個道家人物,他的侄孫韓湘子是得道成仙的代表,這就是三教沖突在一首詩中的反映,其實,在恒山時,我們看到,三教是可以和諧的,但這中間,多少人要付出多少代價啊!”
“你們說的我都不懂,但,我就想問一個問題,這個舍利究竟是什么?”高妍問到。
“是釋迦佛本人指骨,火化后留存下來的。”我只能解釋到這里了。
到了寺廟,看到大殿供奉了五尊佛像,比較特殊。轉入地宮,看到了舍利和影骨,當時人們為了保護真身舍利,用玉石造了幾個一模一樣的復制品,可見用心良苦。大家出于對宗教的尊重和對歷史的敬畏,參觀過程中,都沒說話。似乎某種情節縈繞,也似乎某種莊嚴產生。
出來后,妍子問我:“哥,不是說皇帝信仰佛教嗎?怎么還需要制造影骨來保護?還要深埋入地宮?”
“任何事情都物極必反,這是易經提示的規律。”我回答到:“比如玄奘大師的學問過于高深,所以很難普及下去,他本人也預言自己的法門傳不過三世。當時他有一個聰明帥氣的弟子,是個少年天才,叫辯機,本來可以弘揚本宗,結果與當時的公主糾纏不清,被殺了。佛教在唐代曾經如日中天,但也開始走向了它的反面。因為政府給佛教的優惠政策太多,導致很多人不從事生產,只出家享受供養了。甚至有的罪犯,為逃避官府懲罰,也躲進寺廟,當時著名天文學家、著名和尚一行僧人,為了判別想出家的人是否來路正當,還發明了一本算命的簡易手冊,叫《一掌經》,供各大寺院參考。他本職是僧人,特長是天文,大勢所趨,也不得不搞點兼職:算命。佛教的過度發展影響了生產、影響了社會管理,到唐武宗時期,終于發生了著名的滅佛運動,全國十分之九的寺院被毀滅,所以,為躲過這次災禍,才有地宮、影骨的產生啊。”
“原來是這樣,那個辯機肯定太帥了,也太有才了,要不然公主怎么看上他?”高妍說到。
“呸!一天到晚迷帥哥!”小池笑到:“不過,辯機確實又帥又有才,估計快趕上張思遠了!”
兩人又開始扭打了。
“嚴肅點,我們正說法呢!”我佯裝正經地制止了他們:“這個舍利是佛陀本人圓寂近千年后玄奘帶到中國的,又過了千年,地宮上的塔被雷電劈開,它又重現人間,這是不是時間上的巧合和歷史上的緣分呢?”
“你是說,我們又趕上一個大唐盛世?”張思遠問到。
“聰明!果然有才!”我正經夸贊,結果她倆更加瘋狂地笑了起來。
回來時,路上開了一個多小時,來到大雁塔,終于歇下來,細心地參觀。
它的形象,我估計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即使沒來過西安,也在教材上、電視上、畫報上熟悉了它的身影。黃土似的顏色,古樸莊嚴。猶如一個巨人,俯瞰著長安的眾生。它是大興善寺的標志,這個寺廟也是皇帝專門修建給玄奘譯經的地方。當時譯經是國家工程,一字一句推敲、一條一條審閱,人才濟濟,殊為壯觀。當然,大雁塔還有一個歷史,那就是雁塔題詩。按唐代科舉制度,凡取得進士的,都有資格在大雁塔上題詩,想來,那是何等壯舉。白居易當年,在登上雁塔前,也經歷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心情吧。
看完大雁塔后,還有一點時間,我們準備去一趟興慶公園,因為這是在唐興慶宮原址上修建的。為了補足我的遺憾,我專門開車繞了一下,從城南朱雀大街通過。因為我對朱雀這個名字比較感興趣,如果有一天我到南京去了,我也必須去趟玄武湖,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這本是星相,也是算命的基本方位。結果,經過了解放軍政治學院大門,我馬上想起來,那是我們部隊指導員讀書的地方,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快看快看,好漂亮的塔!”高妍一聲驚呼,我們一看,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小雁塔。綠色的基調溫潤親切,精致的造型典雅大方。我們把車在路邊停了一下,站著欣賞了一會,考慮到時間不多了,大家只好放棄,雖然它側邊還有西安市博物館。
到了興慶宮,猶如到了江南,花團錦簇、垂柳依依,亭臺畫廊、水映波光。我們看到一個亭子,人比較少,我們決定去坐坐,結果看到一個石雕,很有寫意奔放的特色,上面有文字,仔細一看,上有李白頭像,下有毛澤東手書李白名篇《將進酒》,夸張的雕塑展示出李白飛揚的個性,狂放的草書,正是老毛所擅長,此字此詩此像,宛如一個整體,勾畫出奔騰的大唐意象。
我不禁誦讀起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小池的聲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思遠的聲音。
當我們讀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時,高妍也大聲念到:“與樂同銷萬古愁”。
我們三人互相看了看,高妍還在莫名其妙,我笑著說到:“洋裝雖然穿在身,你心依然還是中國心”。
她問:“什么意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会理县|
文登市|
沙雅县|
兖州市|
富宁县|
邵武市|
山西省|
广西|
疏附县|
广元市|
泰来县|
淳化县|
历史|
沂南县|
岳阳市|
娱乐|
山东省|
吴忠市|
青神县|
安图县|
连平县|
专栏|
阿勒泰市|
和平县|
广水市|
托克逊县|
大丰市|
卓尼县|
民和|
东台市|
商都县|
大田县|
丹巴县|
扎兰屯市|
北京市|
突泉县|
华阴市|
名山县|
旌德县|
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