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有了皇帝陛下的坐鎮,這個新生才不到幾年的龐大王朝,恐怕會有覆滅的風險。 因此無論如何,滿朝文武都不愿意讓周寧去冒這個風險。 哪怕他們的心里面清楚自家皇帝陛下實力超凡,也同樣不同意御駕親征之事。 眼下滅宋之戰,可不是以往的戰爭。 雙方之間所投入的兵力,馬上就要超過百萬人。 對于滿朝文武來說,這種大規模的戰爭當中,個人的勇武實在是微不足道。 以前大乾王朝兵力不足的時候,皇帝要御駕親征,滿朝文武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可是現如今就算不包括京營四衛在內,大乾王朝也擁兵數十萬。 倘若繼續讓皇帝陛下御駕親征的話,那豈不是顯得他們大乾軍方太過于無能?他們這些朝臣太過于廢物? “諸位愛卿,朕的將士們正在汴梁城下流血犧牲。” 緩緩地搖了搖頭,周寧語氣沉重地說道:“倘若朕在場的話,那么朕完全有實力為他們破開城門,使得他們一鼓作氣拿下東京城! 明明有能力可以減少傷亡,但是最終卻選擇作壁上觀,這又豈是朕的行事風格?” 周寧不開口還好,這一開口,反倒讓滿朝文武更加地反對了。 原本在滿朝文武看來,自家皇帝陛下御駕親征,主要是起到一個鼓舞士氣的作用。 然而聽自家皇帝陛下的意思,這是還要親自上戰場,甚至是獨身一人破開汴梁城的城門? 這還了得? 君子尚且不立危墻之下,更何況一國君王乎? “陛下,一個合格的帝王,并非是逞匹夫之勇。 而是在于統籌全局,運籌帷幄,時刻可以掌控大局。” 蒼髯皓首的禮部侍郎劉安世當即站了出來,竭力勸阻道:“眼下汴梁城處有武安侯負責指揮,隨后更是有武威侯和岳飛將軍前去支援。 咱們大乾王朝超過七成的戰將,都在汴梁戰場之上。 您要相信咱們大乾的將士,他們是絕對不會令您失望的。” 對于滿朝文武的勸阻,周寧不置可否,他的心里面另有一番計較存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