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僅是因為街道橫平豎直,商人的鋪子也都聚集到規定的坊市內,所以走在同為御道的朱雀大街時,兩側是成行遮陰的榆樹槐樹,坊墻后才是深宅大院,飛檐重樓,整座城市大氣磅礴,莊嚴肅穆。 而宋朝的汴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熱鬧。 街道兩邊再也不是平整的墻壁,而是店鋪攤販,各種吆喝,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隱隱有了幾分后世繁華大都市的味道,倒是讓李彥露出幾分懷念之色。 人就是這樣,以前看慣了繁華大都市,初見長安那樣規整的城市,就特別喜歡,后來見慣長安和洛陽的坊市制,再看汴京這酷似后世的繁華大都市,又有些喜歡這種人氣鼎沸的感覺了。 只是看著看著,李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二十多年后的靖康之恥。 笑容緩緩消失。 后世有一個著名的謠言,五胡亂華的時候,漢人女子被當成兩腳羊吃。 這是假的,正史記載中并沒有這一段。 羯胡把漢人女子當軍糧,和冉閔后來的殺胡令,都是網絡虛構的產物。 冉閔是個標準的政治家,沒有民族立場,需要幫胡人時就幫胡人,需要幫漢人時就幫漢人,至于兩腳羊的真正出處,是宋朝一本文人筆記,猜猜描寫的是什么時候? 是的,正是靖康期間。 或許后世的造謠者,覺得靖康之恥慘到根本不需要多加描述,所以把這個往前一挪,挪到了五胡亂華里面。 李彥不是悲觀的人,但當漫步在富麗繁華,甲于天下的汴京街頭,想到那段最屈辱的歷史,都忍不住嘆了口氣。 林三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二郎,你怎么了?” 李彥道:“我想到一件慘禍,我既然來了,阻止其實不難,主要是阻止之后,又能怎樣呢?有些事情還是改變不了……” 林三露出茫然之色:“二郎說的話,小的聽不懂……” 李彥倒也不急:“無妨,先慢慢看看,觀察觀察,再說其他。” 林三還是沒聽懂,作為從小生活在汴京的人來說,他左右看看,低聲道:“二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這街頭上并無什么變化啊?” 對于底層老百姓來說,換皇帝其實沒什么,關鍵還是大赦天下,有什么親朋好友關在獄中,或者出逃在外的,就有機會洗去罪名,重新做人。 對于李彥來說,換了這個皇帝上位意味著: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太繁華了汴京,誒呀這不宋徽宗嗎?還是看看遠處的金人吧,家人們! 既然想到靖康之恥,剛剛登基,今天才十八歲的趙佶,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 很多人覺得,李治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果不是李承乾作死,輪不到李治,但李治至少是同為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真正白撿皇位的,其實是出身在所有皇子里最差的趙佶。 那么這位未來的花鳥皇帝,是怎么喜從天降,白撿了個大宋天子的呢? 因為他沒媽。 嗯,這么說似乎有些粗俗,那就換種說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