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倒不是說武后在朝堂上的支持者,一躍反超反對者,而是許多人都還沒有收到消息,或者嗅到大難將起,先安置家人,再遲疑著是不是進宮。 比如原本的五位輔政大臣,江南出身的來恒早已罷相,最為堅定的反天后黨郝處俊年初就病倒,面臨關鍵時刻鄭仁通則有些徘徊不定,宰相就只來了兩位,這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 能義無反顧趕到的,都是對李弘忠心耿耿的臣子。 于是乎,武后的支持者們,聽到剛剛李義琰的禍國評價,立刻怒目而視,韋承慶和許景更是邁出一步,爭先恐后地呵斥:“你敢對太后不敬?” 李義琰是何等剛強的脾氣,立刻呵斥回去:“太后禍國絕非一次,老夫就說了,你待如何……” 雙方對罵起來,裴思簡卻拉住他低聲道:“忍耐!忍耐!如果陛下真的病重,連基本的溝通都不能做了,那太后出面,于情于理都是應該的,先帝就有遺詔示下,李公一定要暫時忍耐!” 李義琰想到先帝留下的遺詔,不禁頓足道:“糊涂啊!” 李治原本準備“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皇后進止”,就是怕類似的情況發生,臣子趁機侵奪皇權,后來又擔心武后私心過重,于是增加了李元芳的名字,采取一種兩人互相制衡的方式。 但如今李元芳未歸,圣人一旦出事,就被武后鉆了空子,宰相權力再大,但真的沒信心能壓制武后。 兩位老者齊齊嘆了口氣,倒是沒有考慮過圣人的身體到底如何。 因為他們也挺了解武后的,既然對方敢發動政變,那就意味著…… 一道身影從貞觀殿內走了出來。 步子邁得很大,身子走得很穩。 于是走出了一股虎虎生風,雄赳赳氣昂昂的感覺,就像是將軍閱兵,威風凜凜。 由于殿宇較高,立于階下的臣子,首先看到的是靴子,然后再往上,那身熟悉的帝王袍服印入眼簾,不禁一怔,不敢置信地再往上看,徹底呆住。 那是一種呆若木雞,完全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人情不自禁地揉了揉。 圣人? 這是圣人! 這是圣人!! 由不得他們不信了,因為緊接著,皇后裴氏抱著太子李瑞,來到了邊上,而李弘欣賞著群臣的目光,眼神里露出一絲玩味,更是開口道:“諸位怎么不行禮啊?” 恢復較快的是李義琰、裴思簡一方的忠臣,他們大喜過望,有些臣子本不需要跪下,此時干脆噗通一聲跪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幾乎是登基大典時的禮節了,平日里根本不會這般夸張,而曾經登基時,李弘拖著體虛的身體緩步而行,所謂萬歲怎么聽都有些諷刺,此時依舊不可能萬歲,卻莫名的有種名副其實。 因為他的精氣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實際上,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哪怕山珍海味供應煉精化氣,畢竟基礎太差,又沒有實戰經驗,李弘是無法一躍練成高手的,但他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勁了,那股朝氣蓬勃的感覺,終于有了二十多歲該有的模樣。 這很重要。 甚至太重要了! 李弘對著忠臣們露出一如既往的溫和笑容,手掌抬了抬:“免禮!” 然后他向著武后黨羽走去。 大踏步地逼了過去。 最先跪下的,是不遠處那群原本心懷鬼胎的禁軍。 是的,他們手中拿著兵器,但又能怎么樣呢? 正如高太監雖然背叛了武后,都不敢對武后直接下手,臣民對皇帝有種發自內心的敬畏之情,難道禁軍拿著武器,就敢砍向李弘,親手弒君嗎? 不,他們萬萬不敢,甚至于看著這個圣人,生出一股發自內心的戰栗感! 別說他們,在場哪個不是心潮澎湃,就連賈思博看著這位唐皇,都是滿臉激動。 緊接著是臣子。 “噗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