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宸殿。 李弘坐在龍椅上,聽著底下的群臣議政。 如李弘這樣體虛多病的人,讓他整天挺著個腰,面對群臣正襟危坐,不失儀態,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于是經過李彥提議,殿內二圣端坐的寬大御幄被撤除, 取而代之的是寬大的座椅,精致典雅,酷似宋朝的龍椅。 李弘坐著,頓時覺得舒適多了。 這種生活小細節挺關鍵,古代皇帝的生活陋習不少,好身體都能被作壞。 比如宋仁宗, 從小不喜歡穿襪子, 總是光著腳,那段時間天災太多, 他又常常光腳祈禱,身體越來越虛,嘉祐元年光腳站雪地里祈禱,第二天就昏迷了。 李弘從小就活得很辛苦,非常怕冷,倒是沒那種壞毛病,可惜受時代所限,雖然高桌和靠背椅已經出現,但直到晚唐,甚至是兩宋,跪坐法仍是上層社會的主流, 顯露出腿部線條的垂足坐, 反倒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所以圣人這樣坐, 還有御史上奏,請求改回御幄。 李弘好脾氣歸好脾氣, 這件事情自然不加以理睬。 圣人的命也是命, 這又不是大朝會, 為了些許面子,給他的身體增加負擔,真的惹人厭惡。 此時李弘舒服地坐在龍椅上,就下意識朝那位最君臣相得的內衛閣領看去。 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出現在視線里。 第一排坐著五位宰相,輔政大臣,正在探討去東都的事宜。 第二排為首的就是李彥,面容沉靜,并無出神,但聽著群臣的議事,幾乎不開口。 存在感偏偏很強,其他人交流之際,眼神時不時會瞥過去一眼。 正在圣人都忍不住去瞄他的時候,坐在后排的苗神客起身行禮:“臣等有本請奏!” 他一出面,元萬頃等另外五人也齊齊出列,清一色的緋袍。 北門學士六人組,此時已經全部服緋,晉升五品。 曾經的他們,以六七品的官職,分宰相之權,看似風光無限,其實背后全是武后的權勢延伸,和李治對宰相的制衡,于體制不合,由于人數不多,群臣也就捏著鼻子忍了。 現在他們真正成為五品,雖然距離宰相還遠,但這份由自己掌握的實權,讓六人振奮不已,成為死心塌地的圣人心腹。 他們出面,讓其他臣子為之側目,微微有些警惕起來,然后就聽李弘略顯精神的聲音傳下:“苗郎中說吧。” 苗神客如今是禮部郎中,分管貢舉五科,即是進士、明經、明法、書、算五科,他所奏的正是與科舉有關的內容:“臣請奏,今科貢舉,采取糊名制。” 此言一出,殿內不少臣子頓時變色,而苗神客接下來的話,更是極不客氣:“科舉制自施行以來,其公正性便一直遭到質疑。” “禮部的閱卷考官們,能夠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知其家世,若是二館學子,只要文法合規,文筆略佳,基本就能考選及第。” “反觀外州貢舉人,聲名不顯,少有能高中及第者,近些年還誕生出登權貴之門,行卷請托,力求在正式考試之前,先博取聲譽的惡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