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德謇一怔:“帶頭者?” 李彥將楊嘉賓所言復述了一遍:“雖然此人所說的不一定是真,但我也偏向于有這么一個人存在,否則楊氏各房不會如此齊心。” 李德謇若有所思:“聽你這么一說,確實極有可能,表面上對長孫輔機忠心耿耿的人,在謀逆案中肯定都被牽連了,不過長孫輔機的根基太強了,他暗地里的支持者極多……” 李彥道:“父親你當年也受了前趙國公的恩惠,能否對這位帶頭者的身份推測一二呢?” 李德謇緩緩的道:“你回到長安的第一晚,就來找我核對當年的事情,你母親說的并沒有半分虛言,而我確實也沒什么可以補充的,現在依舊如此。” “只能說長孫輔機是一位極為出眾的人物,他施恩自然不可能完全不圖回報,但往日里見面,如若尋常,沒有半分挾恩之勢,即便到了關鍵時刻,他也沒有主動要求,反倒是我想到了昔日的恩情,不愿冷眼旁觀,相信那位帶頭者也會是這般……” 李彥問道:“那關內士族里面,能振臂一呼,秘密聚集各族的人有幾位?” 李德謇苦笑:“那就多了,基本參與過隋末亂世的功勛之臣都有這個威望,這里終究是關中,這樣的人不乏少數,先帝也不會動他們的,而現在這些功勛之臣大多故去,你想要查這件事,很難很難。” 李彥皺眉,十六年前的,確實還有一大批功勛之臣活著,如今則寥寥無幾,正好卡在這個時間點上,確實麻煩。 李德謇勸道:“元芳,先帝有讓長孫氏重回廟堂,傳續香火的遺詔,可見此事已經過去,你不必理會那些市井之言。” 李彥道:“但凡身居高位者,就沒有人人喜愛的道理,恨我妒我的人只會越來越多,讓那些家伙無能狂怒便是,我從來不會在意的,只是當年之事……恐怕沒那么容易過去啊!” 實際上在弄明白啞叔的身份后,有關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原本不必計較,但他總認為“佐命”還有蹊蹺,包括此人最后神志模糊時所說的話。 再加上李彥很想查一查,嶺南長孫氏千人被毒殺的案件,如果能弄清楚當年關內士族是怎么暗中行動的,對于那件案子應該也是有一定幫助的。 谷饒 當然,那些事情還不急,李彥又與李德謇聊了幾句,雙腿自動導航,往練武場而去。 現階段他的目標很簡單,造自己的謠,堵別人的路。 尤其是武后的路。 …… 大明宮。 永安殿。 李弘登基,武后正式成為太后,就搬入了這座昔日李世民計劃給李淵居住的宮殿里。 實際上,別說永安殿,整座大明宮最初的規劃,都是李世民為了展示孝心,給李淵修建的。 玄武門之變歸玄武門之變,孝心歸孝心,兩者不挨著,這也是大唐皇帝的基礎操作了,代代傳承。 后來李淵不小心撒手人寰,宮殿的修建進度就停下,等到李治和武后上臺,兩人花起錢來可比李世民猛多了,修建速度飛快,火速搬入舒適的新家。 而武后比起李治還要夸張,和楊廣一樣都是建設狂魔,哪怕如今權力縮水,在入住前還是好好命人修整了宮殿一遍,才不太滿意地住了進去。 高太監走入殿內,一看宮內靜悄悄的,內侍和宮婢們都幾乎踮著腳走路,就知道太后今日的心情又不好了,他也有些驚懼,下意識地慢下,緩緩地移了進去。 遠遠就聽到太后冰冷的聲音響起:“本宮被御史參了多少本,才讓你們得以留在內文學館,你們居然如此辜負本宮的苦心,不聽學士講課,逃了大半?” 高太監一聽就知道教訓的是武氏子弟,太后近段時間為這群外戚,可謂操碎了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