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殘疾?” 法明想了想,搖頭道:“據小僧所知,此人并無殘疾,他在朝中也是顯赫人物,若有殘疾,旁人或多或少會有印象。” 李彥臉色恢復平靜:“是我急切了,請大師從頭說起吧。” 法明組織著語言, 首先提及的,是一個意外之外情理之中的人物:“李機宜可知,三藏法師昔年翻譯佛經時,廣招天下大德法師,其中有一位法師,名辯機。” 李彥眉頭微動,大師往往是敬稱,能稱法師的,是要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 在佛門的地位相當高了。 而法明既然仍舊稱辯機為法師,他也頷首道:“有所聽聞,辯機法師風韻高朗,文采斐然,在玄奘大師回國開譯場時,是九名綴文大德之一,后來又拜入玄奘座下。” 法明有些詫異:“李機宜何以對辯機法師如此了解?” 李彥解釋:“我很喜歡《大唐西域記》,而聽說此書是由辯機法師,將玄奘大師游歷西域各國的資料整理,撰寫成的巨著,因此有所了解。” 后世《大唐西域記》不少版本的作者,就是玄奘和辯機兩人, 辯機的功勞是很大的, 法明身為佛門中人, 自然知道個中情況,恍然道:“原來如此,李機宜果然與我佛有緣。” 李彥心想等我給佛門征稅時, 就更有緣了, 當然他討厭的是佛門整體的風氣,如果真能把稅收上來,佛門特權大降,那民間與其被淫祀邪思禍害,還不如讓佛道引導呢,頷首道:“我雖不通佛法,卻對玄奘大師很是崇敬,此次少林寺所見,實在痛心疾首,要引以為戒,避免毀壞佛門聲譽啊……” 法明欣然:“有李機宜對我佛門的關心,小僧銘感于心!” 話題重回,李彥問道:“大師剛剛所言,辯機法師與此事又有何關聯呢?” 法明喜色消失,嘆了口氣道:“貞觀二十三年,辯機法師卷入一件惡事中,不幸身故,聲名被污,是朝中一位重臣,出手相助,為其正名,三藏法師也承此大恩……” 李彥頓時露出好奇。 貞觀二十三年是李世民在位的最后一年,若是按照歷史大事,不正是辯機和高陽公主私通,給房遺愛戴綠帽,最后被李世民發現,大怒腰斬的時間么? 這件事后世廣為人知,畢竟風月話題,可比佛經翻譯勁爆多了。 但此事到底是真是假,要打一個問號,因為在《舊唐書》里沒有,到了《新唐書》中出現,記載還有所矛盾。 最大的出入,就是一個說高陽公主由于辯機之事遭到李世民的厭惡,到了《資治通鑒》里更加上李世民死時高陽無哀容的細節描寫,另一個則說李世民駕崩前,父女關系還是好的,公主沒有失寵的跡象。 而《新唐書》過于標榜刪繁就簡,雜史野記又收錄得太多,后世有不少研究者,就對辯機和公主私通一事,提出過質疑,懷疑歐陽修由于嚴重排佛,把民間野記對辯機的抹黑,當正史收進去了。 畢竟這位文學大家修史的態度就是,我喜歡的留下,我厭惡的刪除,歐陽修痛恨駢文,看到駢文的詔書就刪,險些令大量詔書失傳,又斥責《舊唐書》義理不明,不符合儒家的綱常倫理,記錄時用春秋筆法,免不了夾雜私貨。。 不過單就辯機和高陽私通這件事來說,除了不少矛盾點外,還拿不出確切的反面實證,他的死因說不清楚,這種風月事又是造謠容易辟謠難,因此停留在質疑層面,不能說它一定是假的。 現在聽法明之言,辯機到底有沒有當李世民的便宜女婿不知道,至少官方記錄是沒有的,李彥問道:“出手相助辯機法師的,是朝中哪位重臣?” 法明有些驚懼,畢竟那個名字對于許多人來說,已經成了禁忌,但他還是說了:“前趙國公,長孫輔機。” 李彥瞳孔微縮,他已經斷定是長孫家的人,不過那個時候,長孫氏有多人為重臣,沒想到直接是長孫無忌:“照此說來,十八年前,玄奘法師于法門寺開壇講法,前趙國公也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