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年邁僧人微微一怔,糾正道:“方丈神妙,我寺內暫無人可及,不可用此稱呼。” 他再看向李彥,雙手合十:“老衲振法,為寺中‘上坐’,拜見圣使!” 李彥見這位老者實事求是些,倒是微微點頭:“原來是十三棍僧,久仰!” 這確實是久仰,這十三個僧人和帶領他們的曇宗和尚,是真正令少林寺崛起的人物,十三棍僧名揚天下時,振法二十出頭,那時還是隋末群雄爭霸,如今時光荏苒,在十三棍僧里年紀最小的他,已經八十歲了。。 如今的朝廷里,唯有李義琰的年齡和經歷與之類似,這位活過兩個朝代的傳奇人物,在聽了惠藏的講述,再看了看惠義的尸體后,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悲痛之色,渾濁的淚水頓時滴落下來。 他擦拭了一下,緩緩轉過身來,雙手合十道:“發生這般大事,請圣使恕我寺內失禮……” 李彥道:“無妨。” 振法接著道:“此前圣使的手下強闖寺中,似乎高呼一突厥姓氏的人名,是否懷疑此人正是我寺中窩藏的賊子?” 李彥道:“內衛有可信來源,這阿史那環曾拜入貴寺,后來學藝出師,但一直與寺中某位僧人保持聯系,甚至如今就藏身于此,所以我們奉旨來查。” 振法搖頭,語速緩慢,但很堅定:“我寺中并無此人,也無與此人有所瓜葛的僧人,相信圣使的手下也不會害我寺住持,兇手另有其人。” “原本為了自證清白,我寺內愿意開放搜查,但現在住持遇害,請圣使稍候一日,讓我寺內查清情況,再給你一個交代,如何?” 相比起惠藏,振法的處理方式更加委婉,但究其根本,還是要關上門來處理問題,不給外人查探的機會。 李彥此時已經心平氣和,目光中帶著幾分深意:“既然你們寺中‘上坐’和‘維那’都持相同的意見,那我也愿意等待,只是在此,我有一句話相送。” 谷魰 振法雙手合十:“請圣使賜教。” 李彥道:“我李元芳,從涼州一起自殺案開始,大大小小的案子也遇到過不少……” “發生兇殺案后,把破案者往外趕的,相當于爆發了問題,不指望解決問題,只想著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大師也是歷經世事了,可知道這樣心存僥幸的愚昧之輩,下場往往會如何?” 旁邊的惠藏臉色微變,振法則眼簾微垂,無喜無悲:“李機宜神探之名,老衲也有所耳聞,不想正是圣使,李機宜的好意,我寺內上下心領,只是此事終究是我少林內務,外人就不必干涉了。” 李彥了然:“那我就告辭了。” 說罷,他瀟灑離去,惠藏立刻示意左右,一路跟著,看著他離開少林,才如蒙大赦的回歸。 李彥出了寺院,卻沒有下山,而是看著一個方向:“出來吧!” 一位眉毛粗重,神情木訥的年輕和尚探出頭,有些害怕地道:“你是喜歡喝茶的內衛機宜使李元芳嗎?” 李彥一奇,他沒來少林寺帶過貨啊,看這里的閉塞模樣,也不太像是能通過這個方面了解到自己的,點頭道:“我是李元芳。” 年輕和尚道:“小僧智恩,受法明大師所托,前來給李機宜帶一個口信。” 李彥臉色變了:“法明?他在你們少林寺?” 智恩比劃道:“一年多前就來了,別的師兄欺負小僧,法明大師一直對小僧很照顧的……” 李彥面色頓時鄭重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