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佐命……長孫氏!” 確定尚宮與這起案子的關聯后,李彥又提起了目前的頭等要案,明崇儼聽了后震驚不已:“如果真的是長孫氏,那尚宮作為內衛老人,很可能與他們是一伙的。” 李彥頷首:“長孫無忌不僅是內衛第三任大閣領,內衛初立時,第一任大閣領就是其父長孫晟,中間的閣領裴矩更像是過渡之用,內外老人為其所用,可能性確實不小……”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臉色稍稍有些沉凝。 明崇儼則想到另一件事:“不瞞六郎,我明氏也是地方大族,昔年我姑母曾有意入長孫家!” 李彥拋開雜念,眉頭揚起:“是準備嫁予何人?” 明崇儼苦笑道:“說起來有幾分丟人,不是嫁,是為妾室,給長孫沖為妾。” 李彥奇道:“長孫沖是駙馬吧?” 明崇儼道:“不錯,長孫沖是長孫無忌的嫡子,貞觀七年時,娶太宗嫡長女,長樂公主為妻。” 長樂公主也是長孫皇后所生,這就是表兄妹成親了,但在古代表親結婚的情況很多,比如李治和王皇后,真要論關系,兩人也是表兄妹,只不過血緣比較遠。 李彥回憶了一下,倒是想起來那位李世民特別寵愛的女兒了:“長樂公主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又賢淑溫善,頗有美名,并不善妒,但給駙馬當妾,與公主爭寵,顯然不智,是她病逝之后的事情?” 大唐公主可不是好易與的, 哪怕長樂公主由于得長孫皇后教導, 謹禮持家, 守禮重信,但誰敢給駙馬當妾,與公主爭寵? 明氏是地方上的大族, 更沒道理做這樣的蠢事。 明崇儼頷首:“不錯,貞觀十七年, 長樂公主芳華早逝, 駙馬不續弦, 但納妾卻是無妨,當時就有媒人說到我們家, 長孫氏當時如日中天,但我祖父還是擔憂敗壞了名聲,沒有答應。” 他松了口氣, 慶幸不已:“如今想來, 那時若是答應了, 我明氏就完了!” 對于地方上來說, 如明氏、弓氏這樣的大族似乎不可撼動,但不怕地方動蕩的話, 昔日武威賈氏也是險些被崔守業連根拔起,囚車入京。 顯然只要不顧后果,沒有一個單獨的世家, 能抵擋得了皇權。 而曾經的劇烈動蕩,就發生在長孫無忌謀逆案的大牽連上, 那是真的人頭滾滾,不知死了多少。 明崇儼因為有切膚之痛, 特別關心長孫氏的事情:“長孫氏被流放嶺南時,長孫沖還活著, ‘佐命’會不會就是此人,要為其父親報仇?” 李彥搖頭:“暫時不知,我本來想查一查長孫氏在嶺南的情況,卻發現都官司的案錄,在十年前被一把火燒了,而根據在嶺南生活了很久的武氏子弟之言,長孫氏一族在流放之地患了疫病,幾乎死絕……” 明崇儼眼睛一瞇:“若是真的疫病,倒也罷了,如果是圣人斬草除根,仇就更深了,‘佐命’必然是長孫氏的漏網之魚,回來報仇雪恨。” 李彥微微皺眉:“嶺南太遠,時間又太長,這條線追查下去,困難重重。” 當時他查江南血案時,是相隔六年,地點是潤州丹徒縣,涉及一群普通村民,就已經足夠困難。。 現在則相隔至少十年,遠在流放之地的嶺南,涉及當朝第一大案長孫無忌謀逆案,案錄還全被燒毀,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明崇儼卻從來沒有追查真相的習慣,當時賈思博封口案,詢問他怎么看時,這位就留下“要不算了”的經典回答, 此刻也是類似的態度:“六郎何必操心嶺南之事呢, 我們只要知道長孫家有大仇, 他們回來報復就是, 主要還是要抓住那位‘佐命’。” 李彥不用自己的標準強行要求別人:“嶺南之事你們不必操心, 我會量力而行……” 提到報仇雪恨,他頓時想起山寨的那顆頭顱,又問道:“程務忠已經帶著百騎精銳離開大內,現在你又帶著梅花內衛來了洛陽,長安的大明宮,圣人的守衛會不會出現漏洞?” 明崇儼想了想道:“來洛陽的梅花內衛,原本就是值守外勤的,我們在與不在,對于宮城守衛,其實并無區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