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死神來了-《從李元芳開始》
第(2/3)頁
只是武后惡名在外,誰都拿出來踩兩腳,彰顯自己的道德。
眼見楊執柔沒什么回應,豆盧欽望心頭一驚:“難道太初也怕那乳臭未干的小子?”
楊執柔挺直腰桿,撫須道:“我當然不懼此子,只是想要對付此人也是不易。”
“這李元芳平日里不管事,每每到了關鍵時刻又能立功, 圣人和太子都倚為親信,內衛又不歸三省六部管理,我就算想要下手,也沒有機會……”
“倒是思齊, 你乃是內衛閣領,是李元芳的頂頭上司,為何不用此身份好好壓一壓他?”
豆盧欽望搖頭:“我這個閣領當得早就威望全無了,相比起來,李元芳才在內衛一言九鼎。”
“何況當年崔守業那般霸道,李元芳又何曾畏懼過?此子年少輕狂,膽大得很,我以閣領之位壓他,無疑是辦不到的……”
楊執柔本來就是說說而已,聞言立刻道:“那此事確實難為,且不說莪們拿不住他的把柄,就算拿住了,太子殿下也會壓下去。”
豆盧欽望目光微閃:“正因為太子殿下如此信他,東宮群臣怕是不好受吧?”
楊執柔眉頭微動:“你的意思是,發動東宮臣子?”
豆盧欽望冷笑:“太子監國, 乃東宮臣子的大好機會,現在被李元芳搶去風頭,他們怎么甘心?”
為了方便儲君繼位后,能最平穩的接過政權, 太子的東宮,被設定為一個小朝廷的格局。
比如正三品的太子詹事,就對應尚書令,其下三令、四率、中庶子、庶子、洗馬、舍人等等官員,也都能在朝廷里找到大致對應的職位。
不過實際上,歷代太子詹事這個位置,往往是給資深老臣榮退的悠閑之職,由此可見制度設定的固然好,但由于儲君與皇帝之間的天然對立,皇帝是不會給東宮那么大權力的。
李世民不必說,那是馬上打下來的江山,有自信與威望在,有底氣給李承乾折騰,而其后在深宮里長大的唐朝皇帝,李治和李弘之間,真的算信任了。
李治清楚這個兒子性格仁厚,身體又差,沒辦法奪自己的位置,所以對于態度的約束并不太強,哪怕數度監國都沒有什么實權,但至少宰相班底里面還有戴至德為太子一黨。
不過其他東宮官員,依舊沒有太大的實權,直到如今太子監國。
楊執柔明白豆盧欽望的意思,卻不看好:“太子手段溫和,除了之前逼迫各家放糧賑災外,并無大動干戈之意,如今三省六部與東宮各領其職,以新頒布的《建言八事》為核心,按部就班的賑災濟民,朝堂局勢十分穩定?!?
“東宮臣子并非無事可做,恰恰異常繁忙,倒是那李元芳,聽說每日午后準時離開皇宮,悠閑得很?!?
“一邊是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只為在太子監國期間爭取功勞,以謀未來的東宮臣子,一邊是功勞已經足夠,就等著升官的李元芳,你認為這兩方爭得起來?”
豆盧欽望聽著都覺得東宮慘,皺眉道:“那李元芳之前提拔了都官郎中,是不是忍不住,要開始大肆培植黨羽了?”
楊執柔搖頭:“自從來了洛陽,除了朝會外,李元芳唯一一次入宮覲見太子,就是舉薦那個新羅人當都官郎中,都官司本來就不是位高權重的司部,群臣不滿的也只是那個金良圖的身份?!?
“不僅是金良圖,這李元芳喜用寒門,與隴西李氏聯系都不多,如今關內勛貴子弟,對他頗有異議,或許也正因為這點,圣人和太子才會特別信任他吧,大肆培植黨羽這點真的算不上……”
豆盧欽望咬了咬牙:“總有些矛盾可言,也不求扳倒李元芳,令其無暇他顧便是!太初,我若能當上刑部侍郎,定助你入閣為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册亨县|
徐闻县|
越西县|
东明县|
枣庄市|
盘锦市|
平邑县|
吉木萨尔县|
赞皇县|
昌平区|
禄丰县|
漳州市|
筠连县|
白城市|
涟源市|
古交市|
耿马|
莆田市|
兴义市|
呈贡县|
阿巴嘎旗|
佛教|
乌拉特前旗|
溧水县|
桦南县|
宁波市|
阿城市|
莱阳市|
东港市|
收藏|
尚义县|
台湾省|
精河县|
张家口市|
伊宁市|
沂水县|
太仆寺旗|
亚东县|
乳山市|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