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弓嗣光被晾在邊上,渾身不自在。 依著他往常的性子,要是被人這么冷落,早就拂袖而去,甚至掀掉桌案了。 但今天不為了回去被扒一層皮,還是死皮賴臉的留下。 坐立不安的等了好一會,三人吃完,李彥終于開口:“弓郎君既然有心, 我也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明日我們要去北市, 勞煩引路。” 弓嗣光一喜, 又怕他只是敷衍之詞, 趕緊道:“何必等到明日,現在就可以啊!” 李彥奇道:“天色已晚,馬上就要宵禁了,這個時候去不合適吧?” 弓嗣光笑道:“李機宜有所不知,洛陽與長安還是有些不同之處的……” 在他的解釋下,眾人稍作收拾,很快離開驛館,往北市而去。 從新中橋過了洛水,來到城北,這里的環境明顯要高一個檔次。 層樓對出,迭相臨望,建筑在唐朝一向的大氣風格上,又有著出眾的美感。 而眼見天色漸暗,行人依舊川流不息,有計劃的往幾個大坊內涌去,北市就是其一。 真正進入北市,李彥也發現,弓嗣光不僅沒有半點夸大,反倒還略略謙虛了。 這里與長安確實大不一樣。 長安的燈火,全靠街邊屋舍點起,再是密集,到了夜間也不免清冷。 而北市東連漕渠,天下舟船匯聚,常有萬余往來,填滿河路。 此時街上車馬相堵,河上眾船綿延,似乎早有約定,于短短時間內齊齊亮起燈火。 一時間仿佛銀河繁星倒映入人世,蜿蜒而去,一望無垠。 “哇!” 婉兒看得長大了嘴巴,小王子雖然見過,也依舊難掩震撼。 唯獨李彥看著船只集聚,微微皺了皺眉。 弓嗣光則露出作為一個洛陽人的傲然:“街道宵禁,坊內狂歡,長安的平康坊也是如此,但人流就遠不及此處了,李機宜請看,這兩側多是酒食逆旅,無論是哪地美食,都能在北市找到,一解思鄉之情。” 李彥點頭:“這倒是不錯。” 弓嗣光來到這里,自信明顯回歸,腰桿挺直,在前面引路:“請!” 漕渠附近,有一位位吏員似乎正在察驗船只的貨單,那些船主正點頭哈腰,滿是討好,突然發現眼前吏員沒了影子,齊齊迎上,對著騎在青驄馬上的弓嗣光躬身道:“見過五郎!” 弓嗣光撣了撣手:“你們去忙吧,我這里有貴客要招待呢!” 吏員恭敬不已,齊聲應道:“是!” 李彥見了,目光微閃:“這些是洛陽戶曹下的吏員?” 弓嗣光笑道:“李機宜真是慧眼如炬,他們是我三哥麾下的吏員。” 李彥點頭:“原來令兄是分押戶曹的洛陽少府。” 這個職位對應到長安,同樣的戶曹是李嶠,趙郡李氏的嫡系子弟,不僅是進士出身,更參加制科,得到李治另眼相看,憑借戶曹的位置,曾經對竇氏商會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而洛陽的戶曹比起長安實權大了太多,單單是管理漕渠這一項,就舉足輕重。 李彥已經基本確定,弓氏最大的優勢,是扎根于漕運之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