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子監國?” 李治突然又精神起來了。 之前是因為喜悅,這次是因為警惕。 他可沒忘記,李元芳第一次入宮,就是安排到太子那邊的。 雖然后來與太子的來往并不多,但以李元芳的年齡,未來肯定是要輔佐下一任唐皇的。 難不成現在看他身體虛弱,就想為太子鋪路了? 不過李彥緊接著道:“如今關中無糧,長安少糧,想要賑災,唯一之法就是命地方郡望,取出囤積米糧,令各大寺院施粥救濟,請陛下允太子監國,促成此事!” 尹中言的臉色變了,郝處俊的眼睛微微瞇起,武后的面孔稍稍一松。 當你被怒懟又無法反駁的時候,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或許就是那個懟你的人,又開了地圖炮。 李治:“……” 收回剛剛的想法,你是多恨太子,把這得罪人的事交給他做? 李彥又道:“陛下,此事難為,但米糧難入關中,除此之外并無他法,賑災為先,刻不容緩!” 李治明白了,嘆息道:“元芳,我知你見災民悲慘,救難心切,但此事非你所想那般輕易……” 他看了看一直當背景板的宰相和御史大夫:“郝侍郎,尹大夫,你們退下吧!” 郝處俊領命退下,尹中言也心驚肉跳的跟著他往外走。。 身為御史大夫,他應該是專業噴子,什么場面沒見過,但今天可真是開眼了。 到了殿外,兩人默默跟在內侍身后,一路出了大明宮。 等離開這座壓抑的宮城,尹中言忍不住了:“郝侍郎,陛下會聽那李元芳的,讓各族各寺出糧嗎?” 郝處俊搖了搖頭:“我也不知, 但后生可畏, 若只我一人, 我也愿贊同他所言,只可惜啊……” 他們這些出身高門士族的,不僅僅是代表自身, 還關系著背后一大家子,個人意愿違背不了家族。 性情再剛正, 也頂多對不平事予以阻止, 不會真的拆臺, 畢竟他們的根在世族。 所以各地郡望出糧賑災,行不通。 眼見臣子退走, 李治同樣直說:“太子難以讓那些高門大族交出米糧,此法行不通?!? 李彥道:“陛下,太子殿下本就推行平糶策, 此次充各家米糧, 救濟災民, 太子會盡全力的!” “不是盡力不盡力的問題……咳咳……皇后, 你告訴他!” 李治想說什么,但氣力實在不濟, 指了指武后。 武后找到機會,冷聲道:“李元芳,你也是在涼州長大的, 當知各郡縣民情,怎的說出這番蠢話!” “任何制度都是要人來執行, 想讓各地望族開放自己的糧倉,救濟災民, 太子再全力為之,難道讓他一個州一個州的跑過去?還不是要戶部傳令, 地方郡縣執行!” “而那些郡縣的衙役縣尉乃至縣令,都是地方望族的子弟,你讓他們自己去開自家的糧倉,豈不笑話?” “就算太子下令,以最快速度傳至各縣,還是會欺上瞞下,災民根本吃不到那些大族的米糧!” “當然也可嚴懲幾族, 警醒他人,可太子性情仁和,這等大刀闊斧的事情,需要雷霆手段, 他如何適合?” 李彥正色道:“臣也知此事千難萬難,卻不得不做,關內乃我大唐根基,絕不可失!” “吐蕃未亡,那贊普隱忍二十余載,雄心勃勃,定是要干一番大事業!” “他現在與噶爾家族水火不容,萬一窺得我大唐內部動蕩,要將內部矛盾轉移向外,與噶爾家族講和,戰事可能再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