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開遠門遙遙在望,李彥臉上一片沉靜。 心頭對這個時代的憤怒、壓抑與悲哀,統統拭去,只留下最冷靜的思考。 他轉頭看向身后幾人:“這一路所見,有何感觸?” 高太監和楊再威沉默,三位內侍中一人露出不忍之色,另外兩人沒太大反應,神情十分麻木。 李彥淡淡的道:“諸位在慈恩寺中修習光明勁時,應該也通佛法,當知因果業報,今生所做的孽,來世是要還的……” 那兩位內侍神情立變,開口道:“災情悲慘,非奴等之過!” 李彥道:“天災不可避免,但人禍卻可挽回,關內糧食短缺,并不是今年才這般,年年都有受災,各郡縣早有準備,為何災情今次如此嚴重?你們若是問心無愧,自然可以說與之無關,來世也不會得孽報!” 兩名內侍臉色發白,趕緊雙手合十,默念佛號。 李彥不再多言:“走吧,我們入城!” 長安外城十二座城門,除了規格最高的明德門,有五道門,其他都是三道門。 開遠門也是三道門,平時這三座城門都是打開的,行人分作三條通道,依次出入。 但今日只開了一道城門,來去的人也明顯少了,而看門的差役倒是多了許多,警惕的目光不斷掃視行人。。 尤其是見到那些身材干瘦的,立刻上前盤問,有的干脆直接驅逐,不讓入城。 李彥哪怕未穿官袍,但端坐在獅子驄上,一看就是貴人氣質,到了門前取出魚符,順利入城。 進了城內,楊再威實在忍不住:“這些人掩耳盜鈴,以為不將外面的災情傳到長安,就能當無事發生嗎?” 李彥道:“他們確實能當作無事發生, 你們看街上的人。” 眾人看去, 就見行人雖不像以往那般川流不息, 接踵而至,但也十分密集,臉上還帶著笑容。 這些歡聲笑語, 平日里溫暖人心,此時此刻, 卻顯得格外刺耳。 因為就在半天前, 他們親眼見到外面的災民, 是如何齜著白森森的牙齒,啃著樹皮, 吃下觀音土,口吐黃水,倒伏路邊死去。 不僅是大街上的人沒被災情影響, 每一座向外開門的府邸, 那些達官顯貴的家, 里面大多熱鬧非凡, 隱隱能聽到宴請賓客的聲音。 災民想要吃一頓稀粥而不得,這些高門大戶, 依舊歌舞升平,與往常無異。 李彥道:“這是最可怕的情況,沒有切骨之痛, 根本不知各地是何等慘狀,甚至就算知道了, 也會當作不知。” 高太監都看不下去了,但他知道讓這群有權有勢的高門貴族不再奢靡, 并不現實,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若百官去東都, 關中的糧食就不會這般短缺……” 他遲疑片刻,終究咬了咬牙:“力主去東都就食的是太子殿下,李機宜如果想去先見太子殿下,奴等可以安排,只求李機宜不要多言其他,奴等也是奴仆賤命,身不由己!” 李彥看了他一眼, 目光稍稍溫和:“高內官的好意我心領了,但現在少陽院不好接近吧?” 高太監道:“奴等能想辦法的。” 李彥搖頭:“這倒是不必了,我現在不會去見太子,倒是要拜托諸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