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拜見李副使,恭賀李副使獲封贊普鐘!” 蜀商劉興業(yè)、黨項商人拓跋恭,目現(xiàn)喜意,走入府中。 這座東街的府邸,位于大論府旁,與贊悉若比鄰而居。 由于兩座府邸規(guī)格相仿,在噶爾家一家獨大后,就沒人敢住在里面。 但現(xiàn)在,大唐使節(jié),吐蕃贊普鐘,李元芳住了進來。 據(jù)說當晚贊悉若就病倒了,然后再也沒有出過府,會盟也不參加了。 畢竟按照無為而治的節(jié)奏,會盟不開個十天半月,連個御史人數(shù)都定不下來。 贊悉若如果天天去參加,會盟還沒開完,別的茹本就能去他家吃席了。。 李彥也想去吃。 以他如今在吐蕃的身份,又能坐主席,美滋滋。 不過現(xiàn)在贊悉若直接縮了,時機還未成熟,他將另一件要事提上日程。 當兩位豪商走入堂內時,就見李彥坐在主位,上官婉兒正在邊上煎茶。 初沸調鹽,二沸投末,加以環(huán)攪后,三沸則止。 婉兒用頭三碗分茶,給兩人各倒了一杯:“這是煎茶法,請兩位品嘗。” “多謝小娘子!” 兩人受寵若驚的接過來,輕輕吹了吹,開始細品。 不同于在衛(wèi)國公府上,初次使用煎茶法翻車,這回喝了后,他們眼前頓時一亮。 拓跋恭由衷的道:“這位小娘子妙手煎制,我以前從不知還能如此飲茶!” 劉興業(yè)身為蜀商,川蜀一地飲茶風氣盛行,是個中行家,仔細品味后更是詫異無比:“此茶香氣撲鼻,回味無窮,實在聞所未聞,不知產(chǎn)于何地?” 李彥道:“這是出產(chǎn)自江南義興陽羨縣的陽羨茶, 不久前剛剛送到, 我認為此茶有貢品的潛質。” 拓跋恭連連點頭:“那是一定有的!一定有的!” 劉興業(yè)聽到貢品, 馬上鄭重起來。 他也聽說了,如今飲茶風氣在長安盛行,將來圣人如果真的喜歡飲茶, 可是一筆巨大的生意。 且不說金錢財富,關鍵是足以提升地方在中央的關注度, 必須要為家鄉(xiāng)的川茶爭取啊! 但再喝了幾口, 劉興業(yè)也不得不承認, 此茶在香氣上,確實比起川茶更勝一籌, 眼珠轉了轉道:“李副使,我的府上也有不少茶品,與這陽羨茶各有優(yōu)劣, 請李副使品嘗!” “好!” 李彥不置可否, 揭過貢茶的話題, 發(fā)問道:“現(xiàn)在吐蕃貴族, 大部分飲用哪種茶?” 拓跋恭嗤笑:“他們有資格挑嗎?我們賣什么,他們喝什么!” 李彥道:“那這種煎茶法, 吐蕃人能適應嗎?” 劉興業(yè)趕緊道:“李副使毋須擔心,我們大唐人怎么喝,只要傳入他們耳中, 立刻就會改變原有的方法,跟著我們學的。” 拓跋恭道:“李副使有所不知, 近來有許多醫(yī)者稱,茶品有滋養(yǎng)身體, 防止腹脹,暢后便利的功效, 別說吐蕃,在草原都是更受歡迎啊!” 李彥笑笑。 這正是他帶起的風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