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訪福建-《花花草草》
第(2/3)頁
廈門
廟總要有些古。南普陀幾乎是一座全新的廟,到處都是金碧輝煌。屋檐石柱、彩畫油漆、香爐燭臺、幡幢供果,都像是新的。佛像大概是新裝了金,锃亮锃亮。
大雄寶殿里,百余僧眾在做功課。他們的黃色袈裟也都很新,折線分明。一個年輕的和尚敲木魚以齊節奏。木魚槌頗大。他敲得很有技巧,利用木魚槌反彈的力量連續地敲著。這樣連續地敲很久,腕臂得有點功夫。節奏是快板——有板無眼:“卜、卜、卜、卜……”這個年輕和尚相貌清秀,樣子極聰明。我覺得他會升成和尚里的干部的。
到后山逛了一圈,回到大殿外面,誦佛的節奏變成了原板——一板一眼:“卜——卜——卜……”
往鼓浪嶼訪舒婷。舒婷家在一山坡上,是一座石筑的樓房。看起來很舒服,但并不寬敞。她上有公婆,下有幼子,她需要料理家務,有客人來,還要下廚做飯。她住的地方,鼓浪嶼,名聲在外,一定時常有些省內外作家,不速而來,像我們幾個,來吃她一頓菜包春卷。她的書房不大,滿壁圖書,她和愛人寫字的桌子卻只是兩張并排放著的小三屜桌,于是經常發生彼此的稿紙越界的糾紛。我看這兩張小三屜桌,不禁想起弗金尼·沃爾芙的《一間自己的屋子》。舒婷在這樣的條件下還能寫得出朦朧詩么?聽說她的詩要變,會變成什么樣子?
有人為鐵凝、王安憶失去早期作品的優美而惋惜。無可奈何花落去,誰也沒有辦法。
福州
鼓山頂有大石如鼓,故名。或云有大風雨則發出鼓聲,恐是附會。山在福州市東,汽車可以一直開到涌泉寺山門,往返甚便,故游人多。福州附近山都不大,鼓山算是大山了。山不雄而甚秀,樹雖古而仍榮,滋滋潤潤,郁郁蔥蔥。福州之山,與他處不同。
涌泉寺始建于唐代,是座古剎了,但現在殿宇精整,想是經過幾次重建了。涌泉寺不像南普陀那樣華麗,但是規模很大,有氣派。大殿很高,只供三世佛。十八羅漢則分坐在殿外兩邊的廊子上,一邊九位。這種布局我在別處廟里還沒有見過。
寺里和尚很多,大都很年輕,十八九歲。這里的和尚穿了一種特別的僧鞋,黑燈芯絨鞋面,有鼻,厚膠皮底,看來很結實,也很舒服。一個小和尚發現我在看他的鞋,說:“這種鞋很貴,比社會上的鞋要貴得多。”他用的這個詞很有意思:“社會上的”。這大概是寺廟中特有的用詞。這個小和尚會說普通話。
涌泉寺有幾口大鍋,據說能供一千人吃飯,凡到寺的香客游人都要去看一看。鍋大而深,為鋼鐵合鑄,表面漆黑光滑,如涂了油。這樣大的鍋如何能把飯煮熟?
寺東山上多摩崖石刻。有蔡襄大字題名兩處。一處題蔡襄;一處與蘇才翁輩同來,則書“蔡君謨”。題名稱字,或是一時風氣。蔡襄登鼓山,大概有兩次,一次與蘇才翁等同來,一次是自來。蔡襄至和三年以樞密直學士知福州,登鼓山或當在此時。然襄是仙游人,到福州甚近便,是否至和間登鼓山,也不能肯定。我很喜歡蔡襄的字。有人以為“宋四家”(蘇黃米蔡),實應以蔡為首。這兩處題名,字大如斗,端重沉著,與三希堂所刻諸帖的行書不相似。蓋摩崖題名別是一體。
西禪寺是新蓋的,還沒有最后完工,正在進行掃尾工程,石匠在敲鏨石板石柱,但已經提前使用,和尚開始工作了。一家在追薦亡靈。八個和尚敲著木魚鐃鈸,念著經,走著,走得很快。到一個偏殿里,分兩邊站下,繼續敲打唱念,節奏仍然很快,好像要草草了事的樣子。兩個婦女在殿外,從一個相框里取出一張八寸放大照片,照片上是個中年男人,放進鐵爐的火里焚化了。這兩個婦女當然是死者的親屬,但看不出是什么關系。她們既沒有跪拜,也沒有悲泣,臉上是嚴肅的,但也有些平淡。焚化照片,祈求亡靈升天,此風為別處所未見,大概是華僑興出來的。但興起得不會太早,總在有了照相術以后。
后殿有一家在還愿。當初許的愿我也沒聽說過:三天三夜香燭不斷。一個大紅的綢制橫標上綴著這樣的金字。也沒有人念經,只是香煙裊繞,燭光燁燁。
寺北正在建造一座寶塔,十三層,快要完工了,已經在封頂。這是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塔。看看這座用現代材料建成的灰白色的塔(塔尚未裝飾,裝飾后會是彩色的),不知人間何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山县|
松桃|
长垣县|
宜昌市|
上犹县|
伽师县|
博野县|
华坪县|
盈江县|
枣阳市|
日照市|
麟游县|
广汉市|
池州市|
和林格尔县|
金山区|
高陵县|
东乡县|
长治县|
若羌县|
武陟县|
赤峰市|
石台县|
临高县|
星座|
余庆县|
巧家县|
马尔康县|
县级市|
宁津县|
曲阜市|
庆城县|
尉犁县|
铅山县|
久治县|
遂昌县|
深圳市|
商南县|
海丰县|
丰原市|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