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非是發展太好,規模逐漸上來了,也就是說所謂的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從這點上來看,其實陸恒很滿意,至少滴滴打車在李華冰帶領下,發展速度令人欣喜。 截止當前八月份,小水滴公司成立已然接近一年,而滴滴打車這款軟件的發布,也有足足八個月了。 八個月的時間,李華冰交出的答卷如下。 六千萬的乘客,三百多萬的司機,并且注冊用戶數以月均百分之二十的速度瘋狂增長,可以想象,截止年底,用戶數據有很大可能會突破一億這個大關! 至于盈利這一塊兒,就不存在了。 當前滴滴打車還屬于虧損階段,初期投入的五億資金,截止目前,只剩下不到兩億在賬戶上。 陸恒對此并不意外,大量的宣傳曝光,不間斷的高額補貼,這些都是吞錢大戶。 也就是競爭對手還沒出現,不曾出現更瘋狂的補貼大戰,不然連這兩億都可能剩不下。 當然,陸恒也并不懼怕競爭對手,在早期成立公司的時候,這方面的威脅,早已經被考慮過了。 到時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正面應對就是。 陸恒卻是對滴滴打車在各個城市的滲透率比較關注,這玩意可以顯示城市對網約車的接受程度。 看了資料,滲透率最高的,居然不是滴滴打車的老家崇慶,而是杭州,其次是北京,之后才是崇慶,上海、深圳尾隨其后。 陸恒若有所思! 從這方面來看,互聯網普及程度越高,對于網約車的接受程度就越高。 如果不是崇慶這邊是滴滴打車發源地,各種宣傳秉著就近原則有傾斜,那肯定是比不上上海、深圳這些城市。 接下來滴滴打車的發展計劃,就得以具體的數據模型來制定,而不能像之前那般,大面積撒網,現在需要的是針對性的投放宣傳,制定不同規格的補貼政策。 陸恒分析出這些東西后,做到心中有數就行。 小水滴公司有專業的團隊,會比他所想的做得還要好。 叮! 一聲輕響,陸恒拿起手機,點開微信,嘴角不由露出一絲笑容。 是素素發來的,今晚下班可能會有點晚。 陸恒當即回了信息過去。 “我來接你吧!晚上我們去吃牛排,我知道有家店,是家主題餐廳,剛開的,里面還有鯊魚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