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章黃山峰中翎羽莊-《大唐龍淵記》


    第(1/3)頁

    此山名曰黃山,乃上古軒轅氏隱世修煉之所,更是一座藥材名山,古往今來的許多名醫(yī),都曾駐足于此,研究醫(yī)藥,懸壺濟(jì)世。其中最著名的當(dāng)屬翎羽祖師華佗,其諸般事跡,傳于后世。六百年來,門派中有傳言道:“誰得《青囊經(jīng)》,立得祖師之神。”但此書六百年來,不曾現(xiàn)世,故而成為武林疑案之一。

    這《青囊經(jīng)》到底流落何方,更無一人知曉。

    山中有多處名勝,其中有一座峰巒,名曰天都峰,峰頂坐落著一座大宅,便是翎羽莊了。

    在一處山崖旁,一位少年正扛著把藥鋤,背負(fù)一只竹簍,在峭壁上縱來躍去,如猿猴一般。身穿一襲青衣,頭戴一條玉璧帶子,足踏一雙鹿皮靴,腰懸一柄拂塵,翎羽莊弟子,名叫胡宇揚(yáng)。

    修為已達(dá)還虛境界,也是他機(jī)緣已到,采完藥,正要回去,忽見天邊有五道華光,直墮下來,心中暗想道:“怎地如此彩光異樣,其中還有我門中道氣?”加快腳步,往那里奔去。

    黃山道路崎嶇難行,但他施展輕功,片刻間便已抵達(dá)。只見有個深坑,五件法寶,俱都落在里面。

    此處有個名字,叫做“飛來石”,據(jù)說在遠(yuǎn)古時候,五帝之一的軒轅氏曾在此山修道煉丹,此山原名黔山,后來改叫黃山。

    這時胡宇揚(yáng)看到坑內(nèi)光芒映目,暗想道:“光芒這般射目,莫非是法寶不成?”須知世間的修仙門派,無比看重法寶靈器,往往修道人需渡天劫,是謂三災(zāi)九劫。只有度過三災(zāi)九劫,修成不老之身,與天同壽,萬劫不毀。

    但度劫之時,除了修道者的功力深淺,也需借助法寶靈力,是以法寶的材質(zhì),顯得尤為重要。

    少年身子縱起,跳到了深坑下面。只見得深坑中,有一堆石礫,上面橫躺著五件法寶靈器,此外竟還有一個嬰兒。這嬰兒正是皇太孫李延宥,也是他命大,不然這里是一處絕壁,上接云霧,下臨深淵,一個不小心跌入深淵,立時便粉身碎骨,死無全尸。

    少年走上前去,俯身把李延宥抱在懷里,拾起那五件法寶靈器,巧巧輕輕地一縱,便上了絕壁,施展輕功身法,往翎羽莊奔去。這“翎羽莊”依傍山勢而建,十幾座山峰,俱都建有屋舍瓦房。居中一處高峰,便是聞名天下的黃山第一峰——天都峰。翎羽莊門派總壇—杏林宮便建在此處。

    時值晌午,杏林宮大殿門前,正擠滿了人。原來翎羽莊中,有一條門規(guī):凡翎羽莊弟子,初來習(xí)醫(yī)者,須得每日來這杏林宮中,學(xué)九針之法,醫(yī)石藥理,且須熟讀華佗遺訓(xùn),游走天下醫(yī)治百姓,兼且不收錢財。一條門規(guī)是不可為皇帝醫(yī)治。

    只因當(dāng)年三國曹魏太祖武皇帝—曹操,因有頭風(fēng)癥,詔令天下醫(yī)家,前往許都,給他診治。當(dāng)時天下醫(yī)家,無一人前往許都,最后正是華佗前往。當(dāng)時雖說醫(yī)者為百業(yè)之末,可是當(dāng)時丞相曹孟德正痛得半死不活,忽然見到一個醫(yī)者,又是位名醫(yī),自然歡喜接見,請治頭風(fēng)。華佗直言不諱需取出鳳涎,才能治愈。

    魏太祖武皇帝聞之大怒,之后華佗身死,那本《青囊經(jīng)》也就此不知所蹤。

    胡宇揚(yáng)看了看見得杏林宮大殿門前,擠滿了人。不禁心想:“諸位同門怎么如此不知規(guī)矩。”

    暗暗搖頭,正要轉(zhuǎn)身離去。忽聽得人群里有一人說道:“當(dāng)今天子病危,下旨召令武林各派人士,齊往大唐西都長安參與大會,這皇帝老兒到底惦記起咱們武林中人來了。”

    一人問道:“天子病危自有御醫(yī),這和武林各派有何關(guān)系?”先前那人笑道:“師弟,所謂御醫(yī),不過稱謂罷了,醫(yī)術(shù)高明者固然不少,平庸者更是不可計數(shù)。試想如若他們真能妙手回春,那皇帝老兒何需下詔,來央咱們這些方外之人?”其后那人答道:“師兄說的是,師父和諸位師伯、師叔們,打算如何應(yīng)對這道詔令?”

    先前那人也不回答,自顧自道:“我與幾位同門正在藏書閣研讀醫(yī)書藥典,打算在今年的‘煉藥大會’上大出風(fēng)頭,哪知卻出了這等事情,不知這一年一次的煉藥大會,何時才能舉辦?”說罷,唉聲嘆氣,無比沮喪。胡宇揚(yáng)聽了暗暗嘆道:華佗祖師遺訓(xùn)有言:“游走天下醫(yī)治百姓,兼且不收錢財,翎羽莊弟子不該爭雄斗勝。”

    搖了搖頭,一位同門眼尖,已看到了他,便想過來跟他說話,突然雙目圓睜,張大了嘴合不攏來,兩眼瞬也不瞬地盯在他身后,再也舍不得離開。

    眾人也紛紛側(cè)目看來,人人目不轉(zhuǎn)睛,瞠目而視。胡宇揚(yáng)心中暗自笑道:“這五件寶物,乃天材地寶,修道人往往只有一件便已足以,那有一人集齊五件寶物的,難怪啊!”一人大笑道:“師弟,當(dāng)真深藏不露,竟煉制成了五件法寶。快將秘訣說來,不然我告訴師父去!”胡宇揚(yáng)呆了一下,便笑道:“師兄說笑了,小弟哪里有這等高深道法,煉得了這五件法寶。”

    那人繼續(xù)問道:“從何處得到這五件法寶?”胡宇揚(yáng)笑道:“也是巧合,正在后山采藥,突然見到五道華光,朝著山崖邊直墜下來,且其中似有我派的道氣,當(dāng)時我便前去察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這五件法寶,此外還有一名嬰兒。”

    那人笑道:“天賜法寶,大造化。”只見這人身材高瘦,發(fā)轡高挽,身穿青衣,腰配玉璧緞帶,上懸一柄黑鐵拂塵,是個俊秀人物。

    正說時,前面走來一位俊俏少女,身穿一件紫衣長衫,腰圍一條紫金帶,上面畫著一個鑲金絲的八卦圖案。

    她見到這五件法寶后,笑道:“青云師兄,可喜啊。”胡宇揚(yáng)也笑道:“師妹,喜從何來?”

    那少女道:“師兄又有奇遇,得到五件法寶。”

    這翎羽莊的輩分,按華佗當(dāng)年所傳,分為十二字輩,分別是:真,悟,元,覺,廣,度,了,因,志,觀,青。這十二字輩中,每個字里,都提倡道家“清靜無為”,其中又暗含醫(yī)者的仁慈之心。

    胡宇揚(yáng)暗道:五件法寶明明是他人之物,都說是我新得的法寶?”一時微覺啞然。

    那少女說道:“青云師兄,一件事情……”

    話還沒說完,旁邊一個年紀(jì)稍長的少年已搶著說道:“師弟啊,師妹這是想借這五寶之一的那柄寒玉蕭一用呢,哈哈。”

    胡宇揚(yáng)笑道:“這五件法寶雖說是小弟無意中拾獲,但如此寶物必有名主,交給師父再做計較罷,不知各位師兄意下如何?”

    這時青敏心中卻已有了一番打算,說道:“青云師兄,我倒有一個主意。”胡宇揚(yáng)微微一笑,道:“師妹的意思,可是比武較量?”

    青敏喜道:“正是,師兄聰明絕頂,一說便中。”那個年紀(jì)稍長的少年聽了“比武較量”四個字后,搖頭道:“不好。”青敏問道:“不好?”說完小嘴一撇,一臉發(fā)嗔神色。那個少年笑了笑,不再說話了。

    三人商量妥當(dāng),便施展輕功,往一處懸崖邊掠去。只因翎羽莊杏林宮大殿乃門派重地,在此動手比武,實(shí)在有失禮數(shù),被其他同門瞧見,不免要受到師門處罰。

    三人到了懸崖邊上,定睛看去,只見有一塊石碑上寫:此地名喚“軒轅峰”,一邊還有小字寫著:當(dāng)年軒轅黃帝曾在此修道煉丹,感悟天地玄機(jī),后在鼎湖乘龍飛升天界。

    后人就以黃帝之號將這座山峰取名為“軒轅。”遙想當(dāng)年,黃帝戰(zhàn)蚩尤,一戰(zhàn)之后,那把軒轅劍也不知所蹤,千年以來,眾說紛紜,無人知其下落。

    三人到了這里,當(dāng)即各站一處。其時清風(fēng)兮兮,云氣渺渺,當(dāng)真有曹植《洛神賦》中所寫的凌波微步之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缙云县| 柳州市| 满洲里市| 大庆市| 昔阳县| 西吉县| 汕头市| 友谊县| 丹寨县| 龙南县| 巩留县| 建瓯市| 新乐市| 麻江县| 洛宁县| 怀仁县| 梅州市| 盐池县| 怀来县| 茌平县| 聂拉木县| 贵溪市| 威信县| 天镇县| 五莲县| 余庆县| 精河县| 镇宁| 那坡县| 焉耆| 伊宁县| 南投县| 永宁县| 望谟县| 平远县| 金乡县| 东乡族自治县| 浦东新区| 阿鲁科尔沁旗|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