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賈詡輕搖羽扇,說道:“我們不如大膽做一個假設(shè)。” 蕭天陽忍不住問道:“什么假設(shè)?” 賈詡回答道:“深淵陣營也是在試探。” 張良和尉繚聞言,陷入深思。 賈詡的猜測不無道理。 首先,深淵與天道接觸許久,可雙方卻仍沒有分出勝負的跡象。 雖然天道在此之前,已經(jīng)跟蕭天陽示弱。 然而,它究竟能撐多久,那數(shù)字卻絕對要超出常人想象。 畢竟,對于一個能永久存在的意識來說,時間的素質(zhì)完全可大可小。 可能天道概念里面的‘撐不久’對他們來說,便是天文數(shù)字。 例如上千億年。 深淵不想浪費時間,因此就有了今日的試探。 其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深淵吞噬前兩個十階位面,就用了數(shù)千萬年。 可同樣的方法用在天道身上,深淵的攻勢卻遲遲無法起效。 如果把以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合,那便足以證明天道的強大。 因此該次行動對深淵陣營而言,其實已經(jīng)能被當(dāng)作成功的案例。 至少他們成功破開了天道的封鎖,且真正意義上把己方軍隊送到天道境內(nèi)。 一個瓷器被摔出缺口。 即便修復(fù),上面的裂縫依舊存在。 只要他們準備充足,那下一次行動就必然能成功。 例如斗羅大陸進階四階位面的時候,他們就有絕對把握擊敗天武皇朝。 如今他們的技術(shù)尚未成熟,入侵的極限就是三階位面。 否則,他們又為何要與天武皇朝硬扛? 那不吃飽了撐的嗎? 不過,賈詡雖然說得有道理,而且其中的理由也很容易說服他人。 可張良卻是輕輕搖頭,說道:“即便真的有證據(jù),我們依舊無法走出下一步。” “畢竟你說的和我們需要的,不屬于同類信息。” 張良就是傳說中的人間清醒。 如果猜不到重點,那就算是得到了正確答案也沒用。 蕭天陽目前是需要讓他能走出下一步的底氣,而不是去猜測深淵陣營在圖謀什么。 即便真猜到了什么,那對他們當(dāng)下也沒什么幫助。 當(dāng)然,賈詡也不是等閑之輩。 賈詡開口就必然有把握,否則他就會選擇閉口不言。 蕭天陽了解他,因此也在等待其下文。 果然,賈詡解釋道:“客卿少安毋躁,待我細細講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