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XX威脅論(三)-《燃燒的世界》
南海,大周曾經的內湖,從南到北貫穿了熱帶與亞熱帶。一年到頭別說是封凍,更是連降雪都沒有過。
南海東邊由南到北是呂宋省,棉蘭老島蘇丹國,婆羅洲等一系列島嶼。南海西部是從大周兩廣向南延伸出的中南半島。越是向南,中南半島就越是纖細。只有到了最南端才再次變寬。形成了一個不規則橢圓形狀的土地。
原本這塊不規則橢圓形的中南半島南端的土地上是大周藩國。1870年大周承認了英國對此地的控制,英國將這里改名為馬來西亞。成了封鎖大周進入印度洋的一道門鎖。
1903年3月12日。英國南海艦隊期間‘老人星’號率領艦隊艦艇開始日常巡弋。
上午九點,桅桿頂端的瞭望哨上傳下來消息,北方出現了大量煙霧,應該是有規模不小的艦隊向南邊行駛。
南海艦隊司令惠特尼少將聽聞消息,毫不遲疑的下令艦隊轉向北方,迎著可疑的船隊進發。
溫熱的海風吹過艦長室,帶來了一絲清爽?;萏啬嵘賹s沒有因為放松。就在昨天,有消息傳來。雖然語焉不詳,卻警告英國南海艦隊要小心。
這樣的語焉不詳也就夠了。自從30年前大英奪走了大周控制了百余年的馬六甲海峽之后,英國皇家海軍就很清楚,戰爭遲早會發生。
從200年前大周建立后,就一改大明中后期政策。不僅重建了在鄭和時代之后就消散的船隊,更開始強化海軍。到了1750年,大周徹底擊敗了西班牙與荷蘭,奪回了整個南海的所有權。
與大明不同,大周并沒有滿足于此。大周海軍和各種艦隊繼續自己向世界進發的腳步。
在之后的全盛之時,整個西太平洋都在大周的統治之下。大周到南美的太平洋貿易線被大周控制,印度洋上的各條貿易線上也穿梭著大周艦隊。
那時候的馬六甲以西,南有緬甸,北有東印度孟加拉地區。都在大周控制之下。
馬六甲海峽是大周的正門,無數貿易船隊將賺取的豐厚利潤帶回門內。別說英國艦隊不得入內,便是英國商船隊想進入其中也并不那么容易。
直到30年前的戰爭,英法聯軍傾盡兩國海軍精銳,總算趁著大周內亂之際擊破了大周艦隊,奪取馬六甲海鮮這道鐵門。反過來將大周關在印度洋之外。
從那時候開始,英國就明白,戰爭一定會再次爆發。甚至連對手都已經確定。大英帝國的艦隊與大周的艦隊終將再戰。
海上的煙霧越來越明顯,甚至不用上到桅桿最頂端,艦長室內的大英帝國南海艦隊司令惠特尼少將用肉眼都能看到。
在濃濃煙霧下的是大周戰艦龐大的身影,高高的桅桿聳立在位于戰艦中央的指揮塔頂端。戰艦前甲板上巨大的艦炮,戰艦兩側是密密麻麻的副炮。
惠特尼少將身邊的副官趕緊稟報,“司令官,為首的是大周戰列艦蕪湖號。舷號0081。”
“0081。哼!”惠特尼少將哼了一聲。
每一艘戰艦都會有自己的名字,舷號是方便統計的記錄方式。0081,意味著大周認為他的戰艦數量最高可達9999艘。雖然從未有艦隊把0000當做舷號。如果大周采取的話,那就是一萬艘軍艦。
往更遠處看,大概有二十艘戰艦跟在大周戰列艦身后向南行駛。
惠特尼少將命道:“保持航向,繼續向北?!?
大周艦隊此時也保持著原來的航向,由北向南一路南下。兩個一等列強的艦隊排出整齊的隊列,相向而行。
兩支艦隊的旗艦都位于隊列最前面。高高的桅桿頂端,不管是大周海軍旗或者是大英帝國的海軍旗都在南海的海風中驕傲的飄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舒兰市|
五大连池市|
潜江市|
贡觉县|
北京市|
大新县|
长岛县|
五原县|
玛曲县|
阿拉善左旗|
巴林左旗|
鲁甸县|
丹江口市|
平阴县|
枣强县|
太原市|
三原县|
蕲春县|
芜湖市|
蓬溪县|
黎城县|
佛冈县|
威海市|
阜康市|
林芝县|
社旗县|
阳春市|
墨江|
临安市|
岳西县|
崇文区|
陵川县|
龙胜|
海兴县|
河北省|
黎川县|
青冈县|
武安市|
江城|
白朗县|